首页 > 文史

司马孚想当忠臣,想要权力。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魏元帝曹宏的地位,成为晋朝初代晋武帝。这件事本应该是司马家族成功的圆满结局,但有一个人特别不给面子,这让晋武帝很尴尬。他是司马孚。

[img]335410[/img]

当大家都祝贺和迎接司马炎的伟大成就时,只有司马孚一个人站出来,握住曹宏的手,流着泪对曹宏说,我死的那天也是魏朝的忠臣。事实上,司马孚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虽然司马孚在晋武帝时代地位优越,功劳卓著,但司马孚享受了很高的待遇,连司马炎都不敢对司马孚使用皇帝的礼仪,但司马孚的死前遗言依然是: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始终如一。

司马孚是个大忠臣。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司马孚已经获得了他所有的利益和荣誉。更重要的是,在侄子们一步一步篡夺魏朝皇权的过程中,司马孚几乎处于透明状态,没有任何阻止或表达。除了诸葛恪在进攻合肥时前往防御外,十多年来没有取得任何成就,这与司马懿在世时的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许多人眼中,司马昭其实是一个便宜又好的电影皇帝。他获得了好处,名声也很好。司马昭比公开撕脸的司马师更糟糕。

所以,事实究竟是怎样的?

让我们回到249年。高平陵事件发生两年后,司马懿病逝,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继承了司马懿的地位。此时,司马孚与司马师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司马懿之前的权力集中在司马懿手中,但司马孚作为弟弟,承担了许多兄弟的责任。司马孚与其说是他哥哥的影子,不如说是司马懿。事实上,司马孚可以隐约与他的兄弟抗争。司马懿还对弟弟采取了权力下放和培训政策。相反,他对儿子不太关心。当然,也可能是曹爽执政期,司马师没有机会锻炼。

[img]335411[/img]

然而,司马懿死后,面对剩下的权力,司马师的态度自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其他外部政敌相比,他叔叔对自己的威胁更加困难和危险。首先,司马孚在资格和能力上都远远高于司马师,更重要的是,他与魏国的中央朝廷有着更密切、更亲密的关系。如果你想清理自己,用别人代替,可能不会成功,但直接用司马孚代替呢?司马家,信用更大,最重要的是态度更温和,司马不敢想,也不想想,但面对他的叔叔,像外人似乎不可能,唯一的方法只是冷处理,慢慢从司马富手中获得权力,绝对不能太激烈,激怒司马富,也给他足够的补偿和安慰。

司马孚的性格似乎不是那种特别想争权夺利的英雄性格。一方面,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使他不愿意完全放弃忠诚和孝顺的坚持,但另一方面,他的年龄不足以支持他与年轻司马师和司马师死后司马昭的竞争。基于两点,他逐渐放弃了自己的权力,寻求一个和平的未来。

因此,司马孚很容易犯评论人物非黑即白的错误,简单地说他是个恶棍或绅士。司马孚实际上是魏晋时期大家族士人的缩影。他们心中有自己的理想和坚持。然而,面对家庭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他们无法做出非常明确的判断。大多数人只能选择家庭利益,象征性地忽视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心是矛盾和痛苦的,正如司马孚在最后一句话中所说:如果你不喜欢它,你就不会受益。司马孚既不能当周公协助君王,也不能当伊尹废除君王。司马孚永远无法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所以他只能在痛苦中坚持自己的细节,完成自己唯一的尊严。

否则,为什么他在高贵乡公被司马昭当街暗杀时公开表示悲伤,为什么要说出这样的遗言?司马炎怎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废除他的封国安平国?

归根结底,司马孚是一个理解人,也是一个非常纠结的理解人。他知道该做什么是对的,该做什么是错的,但他不能完全遵循自己的心,只能随波逐流地度过漫长的一生。在某种程度上,93岁的高寿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一次难以形容的经历。


司马孚想当忠臣,想要权力。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司马孚想成为一名忠臣,想要权力,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