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廖化和周仓前来投奔,关羽为何选择周仓弃廖化?

今天给大家介绍廖化和周仓,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是最经典的一段。

关羽为曹操解开了白马的围攻。杀死严亮和文丑后,他报答了曹操的生命之恩。他挂上印章,告别曹操,千里寻找兄弟。在路上,关羽杀死了六名不开眼的守将,并遇到了廖华和周仓。这两位英雄非常钦佩关羽。他们都愿意跟随关羽。他们愿意为狗和马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廖华和周仓都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将军。一是著名的能忍,从蜀汉立国到蜀汉灭亡。俗话说,蜀中没有将军,廖华是先锋;作为一个虚构的浪漫人物,周仓是关羽的个人护卫,对关羽忠诚。当关羽被麦城打败并死亡时,周仓听说后自杀了。

然而,当关羽通过五关斩六将时,廖华流落江湖,聚集了500多人,靠抢劫谋生。他的下属头上戴着一条黄巾,据估计是黄巾军留下的残余部队;周仓曾经是张宝手下的年轻将军。张宝死后,他带着数百名年轻人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他们都出生在黄巾军,背景相似。关羽为什么只选择周仓?

@ 周仓更真诚。

廖化和周仓都是以关羽英雄的名义来投靠的。但两人的所作所为却大不相同。首先,廖化作为黄巾余党,在这个乱世占山为王,手下有一大批人,可谓一方土豪。为了给关羽留下深刻印象,他慷慨地拿出了大部分家庭,并声称要带护卫陪同,以加强关羽一行的安全。廖化虽然做的问题不多,但总让人觉得有点不舒服。既然是跟着跑,廖华就不应该做出这么高的姿态,不管是出钱还是出人,对关羽这样的人来说都是人情。显然,关羽不想欠追随者人情。

此外,关羽的旅行不是为了拉队,而是为了护送他的兄弟和家人。他不想带一大群人。尤其是一大群黄巾匪徒。:

关公听了,是谢廖化。廖化欲把关公送给下属,关公想:“这个人终是黄巾余党,不能作伴。”是谢却之。

周仓的投奔方式比较直接。他完全崇拜关羽。他不想要名字,也不想要利润。他只想在关羽的账户下做一个亲戚,为他的偶像扛刀。而且关羽曾经拒绝过他一次,但周仓一直坚持不懈,没有黄河的野心。

[img]325058[/img]

相比之下,廖化却失去了一份心诚。

@ 他们的方法完全不同,但双方都没有做错什么。至于关羽最终会选择谁,他更喜欢哪种方式。

历史人物关羽以直率而闻名,充满英雄精神。他说他的气质最难以忍受的是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可以让他更舒服。从这个角度来看,采用直接方式的周仓显然有优势。

除了比较自己的情况,廖华还做了一些让关羽不开心的事情。廖华当时有一个同伴。他的名字叫杜元。他和廖华一样是黄巾余党。据说关羽和他的兄弟姐妹逃跑后不久就被曹军追赶了。关羽独自断刀后,他的兄弟姐妹失去了关羽的警卫,为杜元抢劫了他。

廖华得知此事,迅速杀死杜远,带着他的头来感谢他的罪行,并投奔关羽追随他。

事实上,杀死杜源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他不尊重他的兄弟姐妹。关羽不得不感谢廖华。但事情属于一码。感谢廖华,让他的同龄人不行。

毕竟杜远是廖华的同伴,说杀就杀,说明这个人的手段挺狠的。如果关羽一个人走,他当然不怕,但这个时候他带了两个嫂子,关羽不得不为他们着想。最好不要带。

关羽能有这么大的名声,最重要的是他忠诚的品质。无论他在哪里,他总是痴迷于他的兄弟。他的品质也被历史铭记,他最不喜欢的是不公正的人。

虽然廖华的伴侣是个恶棍,但他不能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杀死对方,这在关羽眼中显然是不公正的。这种人和关羽可以说是“不合适的”,后者怎么能让他跟着他呢?

当然,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不同的时机。

[img]325059[/img]

廖华投奔的时候,关羽刚带着兄弟姐妹出关,前路没有太大危险。关羽首先考虑的是兄弟姐妹的安全。带着廖华这样的局外人,他总是不放心。尤其是廖华背后有一群黄巾余党。关羽从心底里拒绝了这样的强盗。

周仓来的时候,关羽已经打破了五关。虽然他的生命得救了,但他不愿意追兵,前路一片混乱。这个时候,关羽最需要帮助,很多人有更多的力量。即使关羽骄傲,嫂子们的安全也不得不被忽视。虽然周仓也是黄巾余党,但他全心全意追随关羽。为了让关羽接受他,他果断放弃了朋友裴元绍和大量黄巾余众,决心改变过去。关羽被他的真诚所感动,最终选择了收留。

还有一种说法值得一提。关羽收留周仓,拒绝廖化,那是长相。传说廖化虽然是武将,但他的生活相当精致,而且还年轻,原文说他只是少年。与他相比,周仓完全不同。原文说“两臂有千斤之力,肋骨和胡须,形容很好”,周仓曾经是张宝的将军,一定有一些能力。可见,在关羽心目中,他认为周仓的形象更接近猛将的形象,更值得培养,自然更喜欢周仓。


廖化和周仓前来投奔,关羽为何选择周仓弃廖化?廖化和周仓前来投奔,关羽为何选择周仓弃廖化?

,,,,,,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