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讲讲郝昭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诸葛亮,字孔明,自出山以来一直跟随刘备,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刘备去世后,他尽了最大的努力,死了,独自支持了这个小国。但诸葛亮胸怀大志,他不愿意让蜀汉偏安一角。刘备去世后,他五度挥师中原,他的“吞魏之志”蜀人咸知。不幸的是,天不遂人愿,他“出师未捷先死”,终其一生未能让蜀汉入主中原,这件事让无数后人叹息不已。
[img]309208[/img]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曹魏占据了九州中的六个州,凶猛的将军像云一样,顾问像雨一样,但蜀汉只有一个州,人才也很差。相比之下,诸葛亮想摧毁魏国,这是一个奇怪的想法。即使他没有在第五次北伐中死于五丈原,也不可能成功。事实并非如此,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中,便功败垂成,只是他输给了一个人,未能赢得一座城市。这是怎么回事?
[img]309209[/img]
公元228年,准备了五年的诸葛亮开始率兵攻魏,一路势如破竹。曹魏还没反应过来,就赢得了天水等三县。不幸的是,他误用了马苏,导致街亭失守,无奈之下不得不匆匆退兵。然而,他并没有气馁,而是一边等待机会,一边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几个月后,曹魏与东吴开战,魏军大举东下,关中虚弱。诸葛亮毫不犹豫地再次向北挥手,准备像汉高祖刘邦一样暗度陈仓,进入中原。当时陈仓城只有几千兵马,诸葛亮手下却有几万人。这场战争的结果似乎没有悬念。然而,这个小城市及其守将彻底挫败了诸葛亮,切断了他进入海关的希望。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座城市及其守将是如何挫败诸葛亮的。
一、陈仓城市深沟高垒
自古以来,陈仓城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再加上当年的刘邦,通过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可以入主中原,其战略意义再次提升。因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曹魏著名将军曹震预计蜀汉迟早会攻打这里,于是派郝昭和王生守城,加强防御工作。因此,诸葛亮率兵到达陈仓城时,地池早已深沟高垒,成为易守难攻的存在。兵法中有一句话:“十围,五攻,倍分”,意思是如果你的兵马是敌人的十倍,你可以围攻它;如果你的兵马是敌人的五倍,你可以主动进攻;如果你的兵马是敌人的两倍,你应该分散敌人的力量。
当时陈仓城只有1000多人,但蜀兵数万人,兵力差距几十倍。诸葛亮到达陈仓城后,并没有直接围攻或强攻,而是希望说服他的守将,迫不及待地下令进攻城市。可以看出,如果他强攻,他就不太确定能赢得池塘。
二、守将郝昭颇有策略
若城市坚固,诸葛亮想把它拿下来,还不算太难,毕竟城市是死的,人是活的。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守城的将军郝昭是一位难得的天才。面对蜀汉的劝说,他不为所动,体现了对曹魏的忠诚。面对诸葛亮的强攻,他用自己非凡的智慧多次化解危机——蜀军的梯子。他从城里射出火箭烧毁它;蜀军冲车,他从城里放在石头上捣毁它;蜀军爬上城墙,在城里修建了内墙;蜀军挖了一条隧道进城,他在城里挖横沟抵抗。就这样,他手里拿着少量的兵马,足足抵抗了20多天,拖延到蜀军粮军不足,无奈退兵。
如果诸葛亮打败了郝昭,赢得了陈仓,他可能真的能为刘备完成未完成的雄心壮志。毕竟,他当时是空的。即使其他士兵和马匹尽最大努力回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幸的是,陈仓城易守难攻,守将郝昭也不是庸才。即使诸葛亮尽了最大努力,他仍然无能为力。这个人只能再次撤退,等待机会。然而,曹魏可能吸取了这一教训,直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他才再次遇到这样的机会。
郝昭,让诸葛亮北伐寸步难移,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