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文昭甄皇后。
曹丕的妻子,文昭甄皇后,在曹丕称帝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关于她的死,史书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
[img]303037[/img]
黄初元年十月,皇帝练习。练习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妃于魏,郭后、李、阴贵人爱幸。后来,他们变得越来越沮丧和抱怨。皇帝怒不可遏。二年六月,他派遣使者去世,埋葬在叶。-三国志
西书三到后三让,非常真诚。夏天,帝欲秋凉,更迎后。会后疾遂,夏六月丁毛,崩于叶。皇帝哀悼,策送皇后印章。-魏书
在《三国志》中,甄氏因为曹丕喜新厌旧而失宠,逐渐抱怨,惹得曹丕怒不可遏,把甄氏送死。但裴引用了魏书的记载,曹丕称帝后,想让甄氏当皇后,甄氏一再谦虚屈服,于是曹丕决定等秋天再封皇后。不幸的是,甄氏在夏天去世了!曹丕捶胸追皇后印章。
这两种记录中哪一种更可信?许多历史学家倾向于陈寿的《三国志》,即裴松之本人也表示,虽然他获得了魏书的记录,但他不认为魏书是对的,而是同意陈寿的记录。
《魏书》是曹魏的历史书,不可避免地要照顾曹丕的形象。陈寿的《三国志》没有这样的考虑,从后续结果来看,《三国志》应该更可信。
后续的结果是甄氏死后曹睿的儿子受到的待遇。
甄氏死后,曹睿直接从平原王降为平原侯。今年,曹睿16岁。从他未来的政治水平来看,他完全理解了曹丕的政治隐喻。
为了保护自己,曹睿不得不以郭后为母亲。史书记载,这对母子孝顺,相当和谐。想想看,我们都知道16岁的孩子没有母亲。爸爸找了个继母。孩子的感觉是什么?敢生气,不敢说话。
曹丕活着的时候,曹睿不敢采取行动,但是曹丕死了,他坐在皇位上就不一样了。爸爸不允许任命外戚的政令直接推翻,甚至不去埋曹丕。原因是天气太热了!
曹睿现存的诗大多怀念祖父曹操,几乎没有人怀念曹丕,这也反映出曹睿与曹丕的关系不好。
曹睿不是曹丕唯一的儿子。既然父子不和,他为什么要以曹睿为继承人?
的确,曹丕有十个儿子。虽然曹睿是长子,但由于母亲的原因,他没有受到父亲的欢迎。然而,曹丕的儿子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身体不好。十个儿子中没有一个活了50岁。曹睿36岁时在所有兄弟中名列前茅。只有六个兄弟曹林(曹尚的父亲)比他活了好几年。
[img]303038[/img]
矮子中挑高个子,相对而言,曹睿的身体比较好,也正是凭借这一优势,他淘汰了最具竞争力的七弟曹礼。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重时只有五个儿子,即长子平原王曹睿、四子北海王曹瑞、六子馆陶王曹林、七子元城王曹莉、八子邯郸王曹勇。
这些人的年龄差别不大。曹睿22岁,曹睿只比曹睿小两岁。曹睿和曹霖也是二十出头。除了年龄不明的曹勇,这些人可以说是半斤八两。
然而,这些竞争对手有自己的问题。曹瑞不受青睐,曹林残忍,曹李身体不好,曹勇年轻时没有存在感。更不用说曹睿了,甄氏的死是他和曹丕之间的障碍。曹睿不能走,曹丕也不能走。当然,总有人会走,那就是郭皇后。
郭皇后是甄氏死亡的最大受益者,但她没有儿子。曹睿是她的养子。看到皇帝即将死亡,郭皇后不得不加紧让她的“儿子”上台?郭皇后在曹睿继位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最后,曹丕在临终前立曹睿为王子,继承王位。
曹丕赐死甄宓,为什么又把儿子当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