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姜伟可以说是三国后期蜀汉最强大的人物之一。就连我们熟悉的常胜将军赵云也只能和姜伟打平手。然而,在三国后期,还有一个人比姜维好得多。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令人费解的是,诸葛尚当时才十七岁,正是花了一般年级却为何要全心全意地求死?其实也很简单,只有以下原因。
首先,虽然诸葛尚很年轻,但他可以打败邓艾的儿子邓忠。在姜伟的一生中,他只是和邓忠打了一场平局。可以合理地说,诸葛亮很年轻,很有前途。他应该为蜀汉做出贡献。然而,在父亲被打败并死亡后,诸葛尚选择独自冲进敌人,为父亲报仇。最后,他失去了敌人,结束了悲惨的死亡。
[img]296450[/img]
其次,诸葛尚作为诸葛亮的孙子,一定能洞察机遇。全军覆没后,诸葛尚知道蜀汉的气已经耗尽。虽然还有人能抵挡曹魏的进攻,但蜀汉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这时,诸葛尚已经心灰意冷了。他的父亲和祖父为蜀汉牺牲了,他永远活不下去。@ 诸葛尚一心求死,只为成为诸葛家的忠名。
[img]296451[/img]
第三,诸葛尚作为蜀汉皇帝刘禅的孙子,应该说他们的关系应该更亲密。然而,刘禅听从了宦官黄皓的建议,让诸葛家族和姜维一起抵抗曹魏的进攻。更不用说诸葛家族是否应该去战场了,光是刘禅的态度就让诸葛尚彻底寒心。作为蜀汉的皇帝,所有的国家事务都听从了宦官的建议。从长远来看,即使他们不会死在战场上,他们迟早会死在宦官手中。
第四,诸葛尚和他的父亲战败后,根本没有援军。根据邓艾父子残忍的性格,如果他被活捉后拒绝投降,他将受到羞辱。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耻。与其落在邓艾父子手中,落在羞辱的尽头,不如现在努力奋斗。虽然敌人很少,但毕竟还是有一线活力的。
[img]296452[/img]
@ 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不愧为武侯的孙子。即使他死了,他也会死。虽然他只有17岁,但他不知道比那些不战而降的人强几百倍。可以说,诸葛家族的三代人真的致力于蜀汉。难怪刘备愿意降低身份,亲自去找诸葛亮。亲爱的读者们,如果你用一句话总结诸葛尚,你想说什么?
为什么诸葛尚一心求死?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