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末农民过得好吗? 清军入关只能说是幸事

不知道:明末农民生活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img]295199[/img]

几百年来,汉人一直对满族历史充满偏见。当然,满族清朝确实有很多针对汉族的政策措施,但总的来说,满族清朝禁止腐朽的明朝仍然是历史的进步,尤其是对大多数受苦的农民来说。满族清朝的统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幸事。朱元璋虽然前期惩治腐败力度很大,但未能避免明末根深蒂固的腐败。崇祯皇帝似乎很想有所作为。历史上,史学家认为,在这一时期,“君不是亡国之君,臣都是亡国之臣”,可见明朝的灭亡与北宋不同。从《水浒传》来看,北宋的腐朽是君臣共同造成的,可以说君是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

明末农民现状

作为一名农民,明末的农民是最困难的。当明朝在崇祯接手时,这是一场混乱。此外,崇祯皇帝本人也缺乏能力。他非常希望改变现状,但他不能总是改变现状。就在自然灾害不断发生的时候,干旱和蝗灾几乎每年都在重演。农民们痛苦不堪。他们要么饿死,要么站起来反抗,成为流寇。李自成在这种情况下脱颖而出。

[img]295200[/img]

这一时期,李自成是典型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为什么李自成轻轻一呼,那么多人纷纷响应,反抗明朝?对许多农民来说,不反抗意味着死亡。当时的农民,饿死遍野,易子而食,生下孩子养不活,就丢弃在外面被捡起吃掉。很多人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所以和别人换孩子是很常见的。当时陕北干旱多,蝗灾多,颗粒无收。农民生活艰难,只好蓬草,吃树叶,吃树皮,吃草根。后来植物吃完了,只好吃一种从黑暗潮湿的土地上出来的白色盐碱土或石头。久而久之,土石消化不了,而且在肚子里掉了下来,人很快就死了。在这样的日子里,谁不想跟着去造反,反正是一死,做好了还可以混口饭吃,@ 李自成才喊出口号,大量饥饿的人难免会来入伙。

[img]295201[/img]

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不是亡国之君吗?是的,他上台后,确实做了很多努力的事情。尤其是上位的时候,他立即决定处死大宦官魏忠贤,根除了魏忠贤的实力,做了第一件让人鼓掌的事。然而,崇祯皇帝也有问题。《罪己诏》并没有减少。你可以看到他承认自己的错误,但他没有改正。政府继续沿着旧路滑坡,甚至滑得更快。

[img]295202[/img]

崇祯皇帝最大的特点是好疑,喜欢杀人。他在位十七年,几乎每年都在杀人,一直在怀疑人。《罪己诏》说得很好,对自己的错误有很好的理解,但没有整改措施。李自成进来了,崇祯皇帝惊慌失措,号召大臣捐钱抗贼,大臣们都喊穷,没捐多少钱。当李自成赢得北京城时,他发现大臣们家里有很多钱,最富有的是崇祯皇帝本人。我不知道崇祯皇帝藏了这么多钱想做什么。这个国家即将死亡。他没有及时拿出来抵抗小偷,但他跑到山上吊了起来。他悲伤地说:

我死了,无面见祖宗在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我的尸体,不伤人。

[img]295203[/img]

总结

崇祯皇帝在位17年,17年不能算是很短的时间,但除了魏忠贤等宦官势力外,崇祯皇帝的行为几乎屈指可数。当然,明朝的腐朽已经根深蒂固,所谓的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自然很难完全拯救明朝。但是,如果皇帝真的像他在《罪己诏》中说的那样改正错误,努力治理,十七年就足以挽救一个风雨飘摇的王朝。可惜每次都停留在知道“罪”而不改,就像很多小学生一样,每次都能勇敢地向老师承认自己的错误,但永远不会改正。本质上,我还是没有真正意识到错误,也没有真正反思自己。临死时,他还在喊:

诸臣误我,致逆贼直逼京师

看来他真的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一个接一个的“罪圣旨”,恐怕是别人写的,虽然崇祯皇帝本人必须同意文章的内容,但没有亲自写,印象不深刻,所以看到自己的“罪圣旨”,看到别人的故事,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img]295204[/img]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能过上好日子的朝代是最坏的时代。清军的入关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件幸事。


明末农民过得好吗? 清军入关只能说是幸事明末农民过得好吗? 清军入关只能说是幸事

,,,,,,,

  • 解密:明末皇帝崇祯凌迟处决袁崇焕有什么隐情?
  •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行经法场前,刽子手一刀一刀割肉。可悲的是,沿途的人非常讨厌辽东的鞑靼人,更讨厌汉奸。因此,富裕的家...

  • 陈名夏死因之谜:是党争还是满汉矛盾的受害者?
  • 历史学家对陈明夏的死因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一般没有“党的灾难”或“满汉矛盾的受害者”。事实上,陈明夏的死有很多矛盾,但其...

  • 朱元璋[锄豪强压并并]:剥削农民比地主更残忍
  • 一些学者说,坐在龙庭的朱元璋仍然是一个“小农”。他的历史视野非常狭隘。他治国的理想是建立一个以自耕为主体的小农社会。 朱...

  • 解密:为什么平西王吴三桂让儿媳建宁公主守寡30年?
  • 2013年4月13日,康熙命令处决吴应熊及其儿子吴世林。吴三桂的叛乱使他的儿子和孙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并将他的儿媳推向了生命...

  • 崇祯临终疾呼大臣亡国:他真的不必为亡国负责吗?
  • 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临死前,写下了一段著名的遗言:我凉德轻蔑,上干天咎,但都是诸臣误我。 显然,亡国之君把亡国之责算在了大...

  • 明末女诗人纪映淮 不忘亡国之恨拒绝清政府救济
  • 明末清初的南京女诗人纪映淮,守闺期间即以诗名饮誉江东。后因朝代更迭,落入生活底层,作品也大多散佚。清初著名文人王士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