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国名臣顾雍的生平如何?顾雍在历史上的结局如何?

顾雍生平简介

顾雍(168-243年),字元叹。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末至三国时,吴国重臣。

[img]279278[/img]

顾雍少年受蔡勇学习,弱冠为合肥县长,历任娄、曲阿、上虞县长。他所在的地方都有成就。任会稽郡丞,代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

几年后,他进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黄武四年(225年),改任太常。同年晋升为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十九年来,他一直是匡胤的辅正之词。

赤乌六年(243年),顾雍去世,年七十六。孙权素服临吊,赐“肃”。《唐会要》将顾雍等八人评为“魏晋八君子”。

顾雍的故事

一、师从蔡勇

顾雍出身吴郡吴县,曾祖父顾奉是东汉颍川县太守。

顾雍年轻时,他向著名学者蔡勇学习弹钢琴和书法。他思维敏捷,冷静专一,艺术进步,深受蔡勇的喜爱。蔡勇给了他一个名字。因此,顾勇与老师蔡勇同名(“永”与蔡勇的“永”同名)。因为老师的赞扬,所以字元叹了口气。

后来被州县推荐,弱冠时出任合肥县长,先后担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地都有治绩。

建安五年(200年),孙权被朝廷授予俘虏将军,领会了稽郡太守。孙权被命令后,他没有在县工作,而是以顾雍为会稽郡丞,代表太守。顾雍要求除寇贼,使郡界安静,官员归服。几年后,他进入孙权幕府担任左司马。

黄武元年(221年),孙权为吴王,顾雍任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顾雍被封后,家人一点也不知道,直到后来听说才大吃一惊。

二、沉默寡言

黄武四年(225年),顾雍在吴县迎接母亲到武昌。到达武昌后,孙权亲自祝贺,在法庭上崇拜母亲。公卿大臣都参加了宴会,后太子孙登又来庆祝。

顾雍不喝酒,沉默寡言,行动得当。孙权曾感叹:“顾君不说话,只要说出来,就会有一句话。”当所有大臣都开心地喝酒时,每个人都担心顾雍会看到自己酒后失态,不敢尽情享受。

孙权还说:“顾公坐在上面,让我们不开心。”他令人敬畏。同年,改任太常,进封醴陵侯。不久,孙邵成为宰相,平尚书事。

三、随能所做

顾雍为相后,他模仿汉初的治国方法,在选择文臣武将时必须选择称职的,从不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一旦任命,他就会全心全意地委托他们。

他经常访问民间,收集建议,秘密疏通孙权。如果被采纳,将为孙权做出贡献;如果不被采纳,就永远不要说。因此,孙权非常重视他。

[img]279279[/img]

然而,他在法庭上有一些陈述和建议。虽然他的言行恭顺,但他坚持的原则是正直和不屈不挠的。孙权咨询了政府的得失。辅吴将军张昭趁时陈述了他收集到的意见。他认为法律太严格,刑罚太重,应该减少损失。

孙权静静地听着。他回头问顾雍:“你怎么想呢?”顾雍回答说:“大臣听到的是张昭说的。”于是孙权讨论了减轻刑罚的问题。

当时驻扎在前线的将军们纷纷提出谋敌之策。孙权问顾雍,顾雍回答说:“大臣们认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所以他们不应该服从。”。

孙权非常尊重和信任顾勇。每当有问题时,他都会派中书郎去咨询他。每当顾勇同意孙权的意见时,顾勇就会请孙权的秘书吃饭,彻底研究问题,然后把秘书送走。

如果顾勇不同意孙权的意见,他就不会问客人,也不会说太多,这样孙权就会知道他的观点需要改进。因此,孙权派秘书咨询顾勇后,并没有问秘书:“顾公怎么说?”但问:“你吃了吗?”

四、公正无私

晚年,孙权宠爱了酷官吕毅和秦波,任命他们为中国书记,负责审查各政府和州县报告的文件。因此,吕毅等逐渐成为威望和福利,于是他们开始建立机构销售葡萄酒,通过关口征税牟取暴利,举报他人罪行。微妙的小事也向法院报告,然后加剧了诬陷、诽谤大臣、拒绝陷害无辜者的案件。顾勇和其他人都被他们的报告报告,并受到谴责。

后来,吕一的邪恶罪行暴露出来,并被拘留在法庭上。顾雍去审理此案。吕一以囚犯身份见顾雍。顾雍和颜悦色问他诉讼。

临走时,他对吕毅说:“你心里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吕毅只是磕头,什么也没说。当时,时尚书记郎怀叙当面斥责并羞辱吕毅。顾勇批评他说:“政府有明确的法律。为什么?”

顾雍是怎么死的?

顾雍病重,孙权命令太医赵泉诊断,并拜顾雍的小儿子顾济为骑都尉。顾雍听后悲伤地说:“赵泉善别死,我一定起不来了,陛下要我活着见顾济拜官啊!”

赤乌六年(243年)11月,顾雍去世,享年76岁。孙权穿着孝服去祭吊,给了他一个“肃”的头衔。顾济攻爵,顾济没有后来。他死后,国嗣断绝了。

在永安元年(258年),吴景帝孙休下诏,顾裕嗣爵醴陵侯。

顾雍的墓址在哪里?

顾雍墓位于小王山南坡。据说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顾贵征伐其他叛汉越人部落,被汉封为吴侯,又称“姑苏王”,埋在这座山上。

为了纪念这位王侯,当地人把山叫做“小王山”。此后,小王山也成了顾氏家族的墓地。

[img]279280[/img]

顾雍如何评价顾雍?

步谷:宰相顾雍、上将军陆逊、太常潘军,忧心忡忡,责任重大,志在敬诚,夜以继日,睡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立长久之计。可以说他们是国家的大臣。

孙休:故丞相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侯统废弃,我甚至是英雄。

陈寿:顾雍依杖素业,而将之智局,故能调查极荣。


三国名臣顾雍的生平如何?顾雍在历史上的结局如何?三国名臣顾雍的生平如何?顾雍在历史上的结局如何?

,,,,,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