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国时期,孙权为何在称帝后迁都建业?

历史上,定都金陵(建业、建康、南京)在南北对峙时是正常的,这是由地理经济决定的。

根据形势需要,孙权在武昌短暂建都,是基于219-228年特殊形势的务实调整。

然而,当形势恢复正常时,孙权仍然恢复了历史正常——迁都建业。

定都金陵是“南朝”常态

荆、扬二洲,户口半天下,江左以来,扬州根本,委荆以外·-宋书。何尚之传

从东吴到后来的东晋南朝,南方政权大多定都在金陵(包括这个历史名称),这是由地理经济决定的。

南朝有两个重点:荆州、扬州。

如果能像刘表一样全据荆襄,荆州的经济会比江东好。

正常情况下,在唐朝之前,荆州的经济比扬州好。

然而,当南北对峙,尤其是长江对峙时,情况就不同了。

荆州最富有的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以北。对于南朝来说,无论名义上属于谁,都很难有效控制江陵以北。

这样,南朝唯一能稳定统治的荆州地区就是南郡和荆南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荆南地区经济不太发达,以半荆州为重点统治南方有些力不从心。

因此,以扬州财富为基础,治理南方是南朝的常态。

[img]276472[/img]

与此同时,沿江对峙时,一旦北兵耀兵于江北,武昌等地压力很大。

相比之下,大运河开通前,金陵地区的水系极其复杂,即使北兵渡江,也没有地方在金陵附近展开军队。

因此,晋灭吴时,即使吴已奄奄一息,已渡江的王浑仍不敢攻建业,一定要等顺江而下的晋军来解决问题。

孙权都武昌是特殊环境下的选择

219年,吕蒙白衣渡江袭击南郡时,孙权已抵达荆州。

孙权在称帝前一直在公安。

孙权必须进攻、防守或保持稳定。

[img]276473[/img]

1、维持稳定。

刘备是孙权袭击的南郡、武陵等地。刘备和关羽在这里很受欢迎。自刘表时期以来,孙权一直在与当地战斗多年。

因此,孙权必须亲自坐镇,稳定相关地区形势,消化战斗结果。

2、防御:照顾两端。

吴蜀闹翻后,两国大战一触即发。

同时,孙权必须防备北方曹丕南下。

在武昌,孙权可以照顾荆阳两个战场。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合适的。

夷陵之战中,孙吴击败了刘备;不久,孙权打败了曹丕三道伐吴。

孙权反复战斗,应对得很从容。

3、进攻:荆州是竞争的焦点。

三国时期,吴魏争夺的焦点一直在淮南,只有孙权称帝前后。

这是:此时荆州、魏、吴的统治不稳定,是双方趁虚而下的焦点。

在关羽北伐之后,荆州北部已经破碎不堪。曹丕甚至一度放弃襄阳。吴魏在襄阳易手。

吕蒙在白衣渡江前,策划的情况是:吕蒙自己坐镇襄阳,虎视北方。

所以,孙权坐在荆州,可以说是继承了吕蒙时期的思想,以襄阳为发展目标,进行了北伐。

可以说,从219年到228年,孙权必须坐在武昌,寻求维稳、防守、进攻的机会。

搬回建业:情况发生了变化

然而,形势很快就变了。

1、荆州方向国防压力下降。

(1)、吴蜀和解

蜀国的军事威胁基本解除;东吴基本上可以专注于北方作战。

(2)、曹魏无法威胁江陵。

曹丕三道伐吴时,江陵朱然能战之兵只有5000人,而曹丕则集结曹真、张合、夏侯尚大军进攻。

然而,东吴并没有动员鲁迅军(吴蜀还没有和解),也就是挫败了曹丕的进攻。

此后,曹丕两次伐吴,重心转向东线。

可见:曹丕也意识到,在荆州方向上很难取得突破。

吴蜀和解后,魏国突破江陵难度进一步加大,不再是魏国的主攻方向。

[img]276474[/img]

2、荆州方向进攻受挫。

曹丕226年去世,孙权趁机北伐,重点关注襄阳。

然而,孙权和诸葛瑾都输得毫无悬念。

相反,227年,在淮南方向,孙吴在石亭大败曹休,吴军将军甚至提议趁机大举北伐(被鲁迅劝阻)。

因此,此后,孙权调整了战略方向,仍以合肥为目标,组织进攻。

3、稳固根本。

在孙权称帝之前,江东政权的本土化已经完成。

孙权以顾雍、鲁迅等江东大族为最高政治军事长官,换取大族的支持。

因此,如何处理与江东大族的微妙合作关系。孙家维护政治稳定的首要任务是妥善利用,有效控制江东大族。

因此,搬回建业是加强对江东大族的控制,稳定江东大族的必然选择。

总体而言,无论是长期建都江东,还是短期治理荆州, 都是孙权根据实际需要做出的务实选择。

孙吴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划江而治”的南方政权,离不开孙权的务实。


三国时期,孙权为何在称帝后迁都建业?三国时期,孙权为何在称帝后迁都建业?

,,,,,,,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