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李义府是否是奸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往下看
在唐代,李义府是奸臣的代表,生活奢侈,卖官,杀人不眨眼……“笑藏刀”是他最好的标签。然而,一开始,人性是善良的,没有人生来就喜欢邪恶,李义府也是如此。当他第一次进入政治时,他也想有所作为。然而,李义府被各种因素所困扰,最终走上了奸臣的不归路@ 他自己也成了政治上的棋子...
[img]274673[/img]
由于才华横溢,勤奋好学,李义府八岁时就在村里出名了。金子总会发光的。转眼间,贞观八年(634年),21岁的李义府因才华横溢被带到长安,推荐给御史马周。从此,李义府正式踏上了从政之路。
马周志喜欢李义府,除了欣赏他的才华,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李义府和他一样,是一个普通人,两个人互相欣赏;第二,李义府在他面前非常明智,非常喜欢他。
到中央不久,李义府就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有一天,唐太宗在上林园宴请群臣,席间他一时兴起,让大家以“鸟哭”为题赋诗助兴。没想到唐太宗的话音一落,李义府就第一个唱出来了。他的智慧立刻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后来,马周和朝中的另一位大臣趁机向唐太宗推荐李义府。唐太宗便召集他到现场进行“面试”。虽然坐在他面前的人是皇帝,但李义府非常冷静,回答流畅,头是道。看着这位年轻人的好表现,唐太宗大为高兴,随后下诏,封李义府为御史监察,诏侍晋王。
虽然监察御史只是一个八品官,但他负责监察百官、巡视县、纠正刑狱、消灭朝仪等事务。,他的权力一点也不小。上任后,李义府不负皇恩,忠于职守,其政治才华开始显露。然而,正是从这里开始,李义府得罪了大量非法朝廷重臣。所以有人给他起了个外号:“人猫”或者“李猫”(猫抓老鼠的时候,不管多急,走路总是静静的,但是杀了老鼠之后,猫还是显得很悠闲。李义府慈心残忍,打击对手不动声色,难以猜测,这与猫类似)。因此,李义府也深受违法官员的恐惧。
圣旨侍奉晋王,即在晋王李治身边工作。唐太宗将李义府安排在李治身边,目的是让李义府以才华和品行影响和教导李治。
随着与李志接触的增加,他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李义府不仅要求李志区分善恶,诚实待人,还写了一篇文章“承华格”来说服李志。读完后,李志非常感动,并立即奖励了李志府40条丝绸。
贞观十七年来,16岁的李治被列为王子,李义府也被提拔为王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属学士。六年后,李治一上台,就把李义府封为中书舍人,并将他从崇贤馆直属学士提拔为弘文馆学士,主要负责国史的监督和修炼。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李义府的未来是光明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从那以后,李义府不仅没有机会升职,而且在永徽六年(655年)几乎被调离长安。原因是权力部长的排斥。
[img]274674[/img]
仕途被迫转弯
根据唐太宗生前指定的帮助李志的候选人,首相长孙无极已经成为朝廷和野外最强大的人。长孙无极出生在贵族,不知不觉地低估了平民李义府。因此,虽然李义府很有才华,但他一直在努力工作,但长孙无极对他充满了厌恶。
李义府知道长孙无忌的厌恶,但他能做什么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犯错误。
但尽管如此,李义府内心的沮丧还是可以想象的。当时朝鲜有两个人的文墨最出众,一个是李义府,另一个叫来济。他们被称为“来李”。来济只比李义府大三岁。起初,他的官职和李义府差不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济被提升为首相,但李义府一直在原地踏步。
但在永徽六年后,李义府甚至没有机会原地踏步。可能是因为他在工作中犯了一个小错误,对他不满意的长孙无极打算把他调到四川壁州(现在四川通江)当司马。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义府非常沮丧。他知道,一旦他被调离长安,他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回来。毕竟,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在朝鲜没有自己的家庭网络支持,原来的支持者马周早逝。但是你能抗拒命令吗?也许长孙无极正在等待他的违规行为,然后干脆夺走他所有的官方头衔。想到这一点,李义府不禁义愤填膺,苦苦思索对策。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王德俭。他和李义府一样,是一个中书舍人。他狡猾而聪明。听说这件事后,王德俭真的给了李义府一个想法。正是他的想法使李义府的仕途命运转弯。
王德健对李义府说:皇帝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但一直犹豫不决。长孙无极等权臣觉得违背伦理,不予支持。如果你现在能写信支持皇帝立武昭仪为皇后,你很可能有机会把灾难变成祝福。经过这一点,李义府豁然开朗。
[img]274675[/img]
果不其然,唐高宗收到李义府的请求,封武昭仪为皇后奏章,非常高兴。同一天,他和武则天召见了李义府,问他为什么支持“废王(皇后)立武(昭仪)”。李义府只说:“现在全世界的人都希望陛下立武昭仪为皇后。大臣们只是顺应人民的心,说出人民的心声。”
唐高宗一直苦于得不到支持,听了李义府的话,自然很开心。他怎么能让第一个支持者离开长安?就这样,唐高宗一高兴,就立刻把长孙无极的命令变成了废纸。第二天,唐高宗给了李义府一个好消息:把他提升为中书侍郎。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在敢吃螃蟹的李义府的带动下,不敢吱吱作响的大臣们一个个站起来,要求唐高宗“废王立武”。李志、武则天与长孙无忌的较量扭转了局面。
随着武则天地位的稳定,李义府的官位自然上升。与此同时,他也表现出了一些掌权人的坏习惯,变得越来越傲慢,不时出售官员和头衔。然而,由于唐高宗和武则天特别需要李义府的支持,他们帮助他掩盖,并试图压制一切。在显庆节(657年),唐高宗还将他提升为中国书记令(副首相)。
李义府真的是奸臣吗?他是怎么当宰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