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184年),巨鹿(秦治今河北平乡,东汉治今河北宁晋)人。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领袖,太平道创始人。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他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道士于吉等人传下的《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利用一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
中平元年(184),张角自称“天上将军”,以“天上已死,黄天立,年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带领群众发动起义,历史上被称为“黄巾起义”。
建宁年间(168-172),他带着两个弟弟,首先,传教活动在灾情特别严重的翼州开始。灵帝西平年间(172-178),在招收大量学生、培养弟子、吸收学徒的基础上,建立了太平道。太平道是中国道教的早期教派之一,以推翻腐朽的东汉王朝,建立太平社会为己任。
[img]250235[/img]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以“中黄太一”为至尊神。太平经的纲领、目标、教义、称号、教区组织、口号、宗教仪式、活动内容、传教方式等都来自太平经。
他到处散布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根据《太平经》,张角自称大贤良师,是太平道的总首领;他的两个弟弟,张梁和张宝,自称大医,也是太平道的首领之一。凡太平道成员及其信徒,如果犯了错误,只要跪在首领面前,承认错误,保证不再犯错误,就给予宽恕。
张角常持九节杖,在民间传统医术的基础上,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以此为掩护,广泛宣传《太平经》中反对剥削、敛财、倡导平等互爱的理论和观点,赢得了穷人的支持。张角还派弟子八人到四面八方宣传教义。发展徒弟,“以善道教育世界”。十多年来,太平道势力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徒众达数十万人。主要是穷农,还有城市手工业者,个别官员,甚至宦官。
张角将教徒分为三十六方(教区组织),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渠帅负责。在此基础上,张角根据《太平经》中“顺五行”的思维方式和五行相互融合的理论,选择了甲子年的甲子日。即灵帝中平元年(184)3月5日举行大起义。
张角还提出了“天已死,黄天当立,年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响亮口号。他想说明,根据万物兴衰和朝代演变的规律,汉朝(天)大部分已经耗尽,作为土德(土色黄)、以黄天为代表,太平道应取代汉朝。
二月初,各方领导和信徒开始准备。他们用石灰在洛阳市门、州县政府墙上写“甲子”等口号。一大方的渠帅马元义首先通知荆州、扬州数万信徒,到叶(河北临漳)城集中,准备起义。因此,他们负责的信徒已经开始集中在叶城。马元义还多次到京城洛阳约定宦官常侍封、徐奉为内应,3月5日应外合,一起起义。
[img]250236[/img]
大约在预定起义日期的前十天,也就是2月15日左右,太平道的一名信徒和济南人唐周上书官员起诉了起义。因此,朝廷紧急捕捉马元义,车在洛阳分裂;并紧急动员各种力量捕捉和杀害1000多名张角信徒;并通知冀州捕捉张角及其家人。
张角等发现事已曝光,即星夜以各种方式通知各方,立即起义。起义时,义军首先杀死了被捕的贪官祭天。起义时,张角军头上裹着黄巾(黄天的象征),被称为"黄巾军"。起义后,张角根据《太平经》中关于“有天治、有地治、有人治、三气极、然后歧行万物治”的理论,自称“天公将军”,弟弟张宝自称地公将军,弟弟张梁自称“人公将军”。
起义开始后,群众纷纷响应,要么入伍为信徒,要么送粮送衣,义军发展迅速。义军征服城镇后,往往烧毁官府,杀害贪污官员,将财产分配给人民。贪官平时做威作福。当他们听说义军到来时,他们吓坏了勇气,就像一只失去家庭的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逃跑了。十天之间,世界震动,北京师范大学震动。
但由于黄巾军的主体是农民,组织不够严格,在政策和战略上普遍掌握不够好的。除了攻打官府,他们还普遍攻打豪强、士家和各种富裕家庭。因此,豪强,学者们迅速站起来与政府义军合作。起义十个月后,黄巾军主力输给了政府和强大的联盟。不久,张角在此期间也因病去世。
张角: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领袖、太平道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