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姜伟被剖尸只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句话,在真实的历史上并非如此,但尽管事实并非如此,蜀汉将军姜伯约也上演了一首悲剧之歌!
(一)侯和惨败 避祸沓中
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蜀汉将军继续出兵攻魏。这一次,在侯和之战中,姜维部被邓艾击败,士卒伤亡颇多,引起了刘禅的不满。
当时,黄皓和卫将军在禁令中记录书事的诸葛瞻就姜维连年兴师北伐却没有什么成就达成了共识。
@ 黄浩秘密谋求以永安都督右将军阎宇为右将军代替姜伟,分夺其兵权。得知此事后,姜伟非常生气,黄浩过于干涉政府。姜伟只是写了一封刘禅的信,要求杀死黄浩!
[img]246035[/img]
但谁成想,刘禅却对姜维说:
「黄皓只是个小人物,你跟他一般见识干什么!」
这让姜维相当害怕。因此,侯和战败后,姜维直接率领四五万蜀军主力直接前往阴平郡的叠中,说是屯田养战,其实是避祸朝廷。
也正是在这一年,司马昭下定决心攻打蜀汉,支持司马昭伐蜀的钟会被封镇西将军,亲临长安治军。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姜伟早早得到钟会治军长安的消息。
于是他赶紧向朝廷写信,要求派左骑将军张毅率军到阳安关加强警惕,派右骑将军廖华率军到阴平桥作为后援,防止曹魏征西将军邓艾和雍州刺史诸葛绪。
但由于黄皓弄权,姜维的上奏根本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姜维又不敢派出自己的部队,@ 一直拖到同年八月。
[img]246036[/img]
(二)举国投降 诸多无奈
景耀六年八月,钟会正式伐蜀。魏军共有18万多人,分为三条路。西路军由征西将军邓艾率领,3万多人。从狄道出发,目标直接指向江伟。
中路军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领,3万多人。从祁山出发,直接插入姜伟退路阴平桥,东路军是魏军的主力军,共有10多万人。钟辉亲自率领,从斜谷道和罗谷道进入汉中。曹魏灭蜀之战正式开始!
此时,得到消息的刘禅派廖化率军增援姜维,张翼率军援助阳安关。
然而,魏军进展迅速。虽然汉中汉乐二城各有5000人,但钟会派出2万人分割包围,然后钟会带领8万多人直接前往阳安关口。
傅彤的儿子关中都督傅被部将蒋舒出卖,力战而死,阳安关失守!
此时,除了王汉、蒋斌驻扎的汉乐二城、柳隐坚守的黄金城外,汉中几乎全部获胜。在叠中方向,姜维也被邓艾咬了,诸葛绪直奔阴平桥!
[img]246037[/img]
在关键时刻,赵云之子牙门将赵光拼死后,姜维才摆脱邓艾与诸葛绪,与廖化会师,不久又与张翼等合作,退保剑阁。
从那以后,连续一个多月,钟会8万多大军被姜伟带领的蜀军约5万人挡在剑阁外,寸步难进。然而,就在10月,邓艾偷渡阴平,江油太守马邈被打败。邓艾3万多人直奔绵竹涪城。
后来,在诸葛瞻、诸葛瞻之子诸葛尚、黄权之子黄崇、李康之侄李珠、张飞之孙张遵的带领下,蜀汉最后的宿卫营与邓艾在绵竹血战。最后,他们都死了,死了。邓艾兵来到成都。
此时,除了北方国王刘湛,成都没有人有勇气战斗。同年11月,在乔周的劝说下,刘禅投降。因为姜伟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否属实,他害怕自己的腹部受到敌人的影响,他被迫放弃剑阁,东入巴东郡,靠近永安。后来,得知确切消息后,姜伟不得不在钟会上投降,蜀汉灭亡。
(三)汉家忠臣 回天乏术
投降钟会后,姜伟知道钟会有反心,与邓艾不一致。鉴于蜀军的军心依然存在(士兵咸怒,拔刀砍石),姜伟积极利用钟会促成反叛,意图恢复蜀汉。果然,事情一步步朝着姜伟预演的方向发展。
但是,有意想不到的情况。谋事在天,钟会部下泄密。魏军士兵不想反叛,于是爆发了一场大乱。临难时,钟会惊讶地问姜维该怎么办。姜维强烈地说:
"但是当击之尔!"
[img]246038[/img]
那一刻,姜维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原来的蜀军大多被分化了,他以身殉国的时候到了。
最后,62岁的姜伟和他的妻子和孩子都被魏军杀死了。蜀汉一代将军在最后一刻仍然忠于国家,这可以被称为复兴汉朝的典范。虽然姜伟最终失败了,但魏军的混乱、钟辉和邓艾都在这次波动中被淘汰了,姜伟确实不辜负了智慧的名字!
蜀中名将姜维,他的结局是什么?最后一刻,他仍然忠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