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辽景宗耶律贤在历史上是如何登位称帝的?人气不如皇后萧燕燕燕

很多人不了解辽景宗耶律贤,

在最新播出的《燕云台》中,耶律贤(经超饰)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从处处隐忍的明易大王变成了大辽的新主。

此外,他还利用自己的皇权,强行拆散萧燕燕(唐嫣饰)和韩德让(窦骁饰),将萧燕燕纳入后宫。

那么,辽景宗耶律贤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呢?他和萧燕燕的婚姻生活怎么样?

年轻时横遭变故,父母死于非命

[img]241692[/img]

耶律贤是皇帝耶律倍的孙子,辽世宗耶律阮的次子,他的母亲是述律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的侄女萧撒葛。

然而,萧撒葛并不是辽世宗唯一的皇后,她生前也不受宠爱。辽世宗登基后,第一位皇后是比他大12岁的汉人甄氏。

后来,为了安抚契丹贵族的不满,辽世宗不情愿地将萧撒葛列为皇后,耶律贤也获得了自己的儿子身份。

然而,辽世宗在位仅五年,就在祥古山之变中被耶律察割领导的叛军杀害,他的两位皇后也未能幸免。

当时,耶律贤只有四岁。他母亲同袍的妹妹孟古公主还在襁褓中。甄皇后生的耶律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辽世宗的第三个儿子)。

虽然祥古山的变化很快平静下来,他们的兄弟姐妹也很平静,但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却成了耶律贤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

穆宗遇刺身亡,明易灵前就位

辽世宗死后,大辽王位回到辽太宗耶律德光。然而,继位的耶律京并不是明君。他上位后有四个爱好:狩猎、饮酒、睡觉和杀人。

[img]241693[/img]

辽穆宗耶律静在位18年,最终被几名近侍联手杀害。正是耶律贤整天生病,似乎没有威胁,取代了他成为大辽的新主人。

祥古山变后,耶律贤身心都遭受了重创,总是三天两头生病。耶律静把它养在永兴宫,派人好吃好喝。

然而,作为耶律阿保机的曾孙和人王的孙子,作为辽世宗的儿子,耶律贤并不满足于生存。他表面上温柔软弱,私下里却在培养自己的力量。

耶律靖刺身亡后,耶律贤第一时间赶赴黑山,在飞龙使女、侍中萧思温、南院枢密使高勋等人的支持下,即皇位,改元保宁,是辽景宗。

这是耶律贤第二次经历杀君事件。18年前,他的父母都死了,成了孤儿;现在,耶律静被杀了。他是大辽最大的受益者和统治者。

皇后代为执政,但天不假年

耶律贤登基后,以祖父辽世宗耶律阮为榜样,带领大辽重新走上汉制改革之路。他被誉为中兴之主,重用汉人,善待诸王,澄清官治,重视农业。

不幸的是,耶律贤的身体太差了,生病也很常见。很多时候,军国大事都是由女王萧燕燕决定的。

萧燕燕,也就是民间所说的萧太后,是北府宰相萧思温和燕国大长公主耶律吕不谷的小女儿。她17岁进宫,从贵妃升为皇后只用了两个月。

[img]241694[/img]

耶律贤非常认可萧燕燕的治国能力,甚至在保宁给了她皇帝八年才能拥有的特权。历史博物馆的学士用“我”和“给”记录了女王的话。临终前,他留下了“军事大事听女王的命”的遗诏。

耶律贤去世时,年仅35岁,与萧燕燕共生13年,共生三子三女。

即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次子耶律隆庆、第三子耶律隆佑、长女耶律观音女、次女耶律长寿女、第三女耶律延寿女。

从这个角度来看,耶律贤和萧燕燕婚后的感情应该还是很好的,否则连生六个孩子都不可能。

命运总是那么难以捉摸,有时对你残忍,有时对你慷慨。

正如耶律贤所经历的,4岁成孤儿,22岁成皇帝,35岁英年早逝,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辽景宗耶律贤在历史上是如何登位称帝的?人气不如皇后萧燕燕燕辽景宗耶律贤在历史上是如何登位称帝的?人气不如皇后萧燕燕燕

,,,,,,,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

  • 宋代最后一位皇帝:先投降,再出家,再被杀
  • 杜宗于咸淳十年(1274)七月去世,留下三个未成年儿子:杨淑妃出生的赵是7岁,全皇后出生的赵显4岁,余修容出生的赵敏3岁。谢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