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大封子孙,政和三年,也把公主改成了帝姬。那一年发生了什么?政和三年是赵霁快乐的一年。不幸的是,他只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
[img]239826[/img]
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败家皇帝,也是多才多艺的著名艺术家。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赵霁是宋神宗赵旭的第十一个儿子,也是宋哲宗赵旭的弟弟。他被授予遂宁王和端王称号。哲宗英年早逝,无子可继(曾经有一个儿子,只活了三个月就死了),@ 赵霁被太后(神宗皇后)推上皇位。
至于宋廷选择赵霁,神宗朝的宰相章敦当时评论说:“端王轻浮,不能君天下。”也就是说,“端王不端”。赵霁上任后,被张敦料中。赵霁在位期间,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相继爆发,北宋统治危机四伏。结果,北宋被他玩走了。难怪元朝的宰相也说他“什么都能,什么都不能为君”。
赵霁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王富等奸臣,最终使北宋走向灭亡之路。这位不靠谱的皇帝在军事上依赖它
宦官童贯。童贯是一个“聪明、善于迎接”的人。当他为徽宗搜索书法和绘画技巧时,他与蔡京交朋友,帮助蔡京为相。蔡京为相后,推荐他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权20年。当他掌权内外时,他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公相”。童贯为西北监军时,出兵收复了四州、桃州等地。后来,他出使契丹,立即征服方腊,获胜,封楚国公,权力暂时倾斜。
政和三年的赵霁为什么这么兴奋,把公主改成了帝姬?这直接关系到童贯给他的“希望假相”。西夏边事的好消息让宋徽宗的心开始膨胀,以至于此时他已经开始为征辽做准备,有很大的信心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
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童贯因在西北战场上取得“巨大胜利”而被提升为检察院太尉,并获得武官最高职位。就在这一年,在赵霁的支持下,童贯成为第一个代表朝廷出使他邦的宦官、皇帝和辽国的宦官。
有人说:“以宦官为使臣,国家没人吗?”赵霁说:“契丹听说童贯打败羌人,所以想见他,以他为使臣,看敌人,也是个好办法。”
童贯不仅为夏天感到骄傲,而且可以称之为辽,因为请使辽以目标,是端明殿学士郑允中的生日使,而贯副之。或者说:“以宦官为上介,国家无人在乎?”帝说:“辽人闻穿羌,所以欲见之;因为他们目标自己的国家,政策好的人也是。”执行。(《资治通鉴》)
[img]239827[/img]
政和元年(1111年),童贯作为郑允中的副手出使辽朝。来到辽国的童贯发来反馈信息:辽国势外强中干,天佐帝残忍,北方女真准备搬家。这种情况似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正是出使期间,我遇到了燕人马植。马植是辽国汉人,世为辽国大族,时任辽国光禄寺卿。政和两年来,由于在辽国被判罪,马植私下联系了童贯,随后化名李良嗣跟随童贯潜入北宋,向赵霁献上了联金抗辽的策略。
燕人马植,本辽大族,仕至光禄卿,行污内乱,不屑于人。童贯使辽,道卢沟,植夜见其侍史,自言有灭燕之策,因得见贯。贯和语,大奇之,载与归,易名叫李良嗣,推荐诸朝。植即献策说:“女直恨辽人切骨,而天佐荒淫失道,本朝若自登,莱涉海,结好女直,与之相约攻辽,其国可图也。“议者说,虽然祖先以来有这种方式,但以其地接诸蕃,禁商贾舟船不行,百有余年,一旦启之,怕非中国之利,不听。皇帝召植问之,植对说:“辽国必亡。陛下念旧民遭受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治伐乱,王师一出,必须壶浆迎接。万一女人直得志,先发制人,事不及。"帝嘉纳之。给赵姓,以为秘书丞。图燕之议从此开始。(资治通鉴)
有了图燕之心,徽宗赵霁自然心花怒放,于是开始大肆奖励。政和三年(1113),为了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在蔡京的建议下,模仿周朝的“王姬”称号,下诏将皇室公主改为帝姬,郡主改为宗姬,县主改为族姬。
据《宋史卷115》报道,
第六十八志第六十八志第六十八志:徽宗改公主为姬,下诏:“熙宁初,有诏厘改公主、郡主、县主的名字,当时群臣不克奉承。近命有司稽考前世,周称“王姬,在《诗雅》中看到。‘姬尽管周姓,考古立制,宜莫如周。可改公主为帝姬,郡主为宗姬,县主为族姬。它被称为大长帝姬,仍以美名二字易其国号,内两国人以四字。”
[img]239828[/img]
帝姬一号存续了十年左右,而时人认为这个号和“帝饥”同音,认为很不吉利。果然,公主们改名后不久,“凶祸频发”。
政和三年的宋徽宗意气风发,但他只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在马植的建议下,宋金形成了海上联盟,同意金攻辽中京,宋攻辽燕京。宋廷派童贯20万军队北伐燕京,却大败而回,严重暴露了宋兵的腐败,为后来的靖康之难埋下了祸根。
最后,金宋合力灭辽。但辽国灭亡后,宋朝变相失去辽国作为其屏障,阻止金兵南下。此后,金宋边境正式接壤,燕云十六州归属等问题仍发生冲突。最后,金兵在辽亡后南入侵宋朝。1126年,北宋被强大的金兵攻克首都汴京和中原的领土,在朝政败坏、国力和军力低落的情况下,导致靖康之变,成立167年的北宋灭亡。徽、钦二帝和许多帝姬都被带到北方,开启了一个悲惨的人生家庭。
政和三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宋徽宗把公主改成了帝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