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退位,
“我还想再干500年,怎么退位?”
安史之乱叛军攻入长安,唐玄宗匆匆逃跑,马尾驿一出兵变,杨贵妃被迫上吊,一代“圣君”威严扫地。
唐玄宗在爱情和江山中选择了后者,这也说明他不可能放弃王位。面对满目疮痍的江山,老皇帝只想逃离蜀国。
[img]237616[/img]
临行前,当地人拦路请皇帝留下来,带领大家讨伐叛军。
然而,皇帝早已失去了年轻时的精神。这时,他逃到成都避难!为了安抚人民,王子李恒不得不站出来。
王子一出来,大量的人就聚集在一起。他们拦住王子的马说:“既然陛下拒绝留下来,请留下来。我们愿意跟随王子讨伐叛军,恢复长安。”
怂了多年的王子不敢做决定,派人禀告玄宗,玄宗说:“这是天意啊”。
于是父子俩分道扬镳。
唐玄宗没想到的是,父子分离把唐朝的政治方向推向了另一个方向。玄宗失去了民心,王子得到了大势所趋。
虽然李亨不是很勇敢,但多年来,他仍然有一群王子党的帮助。他没有愚蠢地去长安与叛军作战,而是去了相对稳定的朔方,准备在那里树立镇压叛军的旗帜,呼吁世界上勤奋的国王士兵。
[img]237617[/img]
这实际上等于另立中央。
唐玄宗很困惑。当他放弃把王子绑在身边的那一刻,他就失去了限制王子的能力。太高的皇帝太远了,王子不是海阔的鱼跃。
也许在他看来,太子怂了这么多年,不敢做任何出格的事情。玄宗把他放在平叛的前面,大概有两个好处。
首先,唐廷失去了首都,皇帝逃跑了,朝廷的威严严重下降。此时,皇室成员需要站起来,成为镇压叛军的旗帜。作为帝国的第一继承人,王子应该肩负起重塑李唐的重要责任。
第二,玄宗在失去爱情后,可以安心在成都度过空窗期,真的没有心思处理自己留下的烂摊子。
也许,他不能呼吁。这么多年来被提拔的人,要么是早已死亡的奸臣,要么是要求在兵变中被处决的奸臣。军队可以“建议”。他还有什么吸引力?
唐玄宗不是秃头校长,也有一个强大的学生忠诚,可以在训练后聚集人们的心,他认为绝对忠诚的禁军龙武将军,他依靠逃跑的力量扮演陈玄礼,在马尾驿突然发动军事变革,他也可以依靠谁?
[img]237618[/img]
他再也无法留住太子,也无法阻止太子上位。
出乎意料的是,事情发生得这么快,他的前脚才在成都安顿下来,王子李亨就在灵武登基遥尊自己为太上皇。
王子的登基工作相当完美。登基前,15万勤王大军已经聚集在灵武,兵权在我身边。世界上有几位没有反叛和支持唐廷的将军在他身边。
他得到了军方的绝对支持。说白了,世界对李唐的人此刻都把希望寄托在灵武上。至于唐玄宗,在世界人民眼里,他已经成为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谁没有底线信任叛军魔头安禄山?因此,他们为叛乱做了这么多年的准备,却没有被发现?
谁更喜欢偏信奸相杨国忠的挑衅,任性地让哥舒翰放弃坚守潼关,主动出击,最后几十万大军在潼关外被叛军伏击,全军覆没?
[img]237619[/img]
这样的皇帝,不主动逼他退位就好了??
现在,在灵武支持新皇帝登基的时候,即使给了他这个皇帝面子,也没有再来逼宫。
唐玄宗并没有放弃王位,只是时势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控制。他的一系列昏暗动作使他失去了王位。
安史之乱结束后 为什么唐玄宗愿意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