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篇章,它讲述了诸葛亮南征南中的故事。孟获是蜀汉南中地区少数民族部落的首领。蜀汉建兴时期,南中地区发生了叛乱。当时,以雍凯和高定为主的地方军阀利用这个机会自力更生。作为南中蛮夷酋长,孟获也被鼓励加入叛军。南中的叛乱对蜀汉的国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为了消除这一隐患,诸葛亮亲自指挥蜀汉主力军南伐南中。经过一年多的战争,诸葛亮终于平息了叛乱。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的精彩前奏,但这毕竟是小说演义的一部分。孟获确实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他最终确实回到了蜀汉,然而,提到他被俘的经历,却没有七擒的记载。南中是蜀汉南部的一个重要县,自南中叛乱平定以来,诸葛亮就在当地设立了郡所,以郡守管辖。孟获已经归顺蜀汉,他也应该算是蜀汉的臣子。那为什么孟获后来在蜀汉灭亡时没有派兵去救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文章。
[img]225108[/img]
史书对孟获的生命没有明确的记载,因此,有必要猜测孟获的年龄。
公元226年,诸葛亮征讨南中,蜀汉灭亡时间为公元263年,这一时差跨度很大,几乎相隔40年。让我们把孟获的年龄定为25岁。若诸葛亮征讨南中时孟获25岁,则至蜀汉灭亡时,孟获已60多岁。60岁对现代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古代能活到60岁的人屈指可数。孟获很有可能在蜀汉灭亡前夕就去世了。
三国时期,中原的医疗水平非常落后,更不用说野蛮了。因此,孟获几乎没有机会活到60岁。至于为什么孟获在蜀汉灭亡时没有派兵救援,只能猜测孟获已经死了。
[img]225109[/img]
蜀汉成立南中郡时,并没有用当地的少数民族酋长来守卫县,而是从中央选拔官员来守卫南中郡。因此,南中少数民族失去了拯救蜀汉的希望。虽然刘禅和诸葛亮对南中少数民族酋长很有礼貌,但他们不允许参与县的建设。蜀汉南中郡一直实行汉夷分治政策。
汉夷分治政策看似稳定,但实际上隐患巨大。南中部族之间的冲突必须由县来决定,导致南中少数民族无法直接决定事务。
蜀汉灭亡时,即使南中各部落有救援成都的意图,也可能无法发挥作用。如果他们想北上,他们需要得到南中县的同意。这样,他们就失去了拯救成都的最佳时机。
南中是蛮夷之地,其军事实力自然无法与魏相比。蜀汉灭亡时,魏分为三大军南下。当时,领导魏军的将军钟辉和邓艾都是世界著名的将军。不管他们中的哪一个,孟获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邓艾率领的军马是魏国的精英,战斗力丝毫不逊色于蜀军。即使孟获有北上救蜀汉的心思,面对这样的军队恐怕也会停下来。此外,当时蜀汉后主刘禅已决定投降魏国,孟获即使有心救援,恐怕也无济于事。此外,单靠南中数千士卒对抗十几万魏军是不现实的。与其用卵击石自毁后路,不如跟随南中太守投降魏国,这也是南中蛮夷的唯一选择。
为什么孟获在蜀汉灭亡时没有派兵去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