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经历是什么?晋安帝到底是怎么死的?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晋安帝司马德宗生平简介
晋安帝司马德宗(382-419年1月28日),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晋恭帝司马德文同母兄弟。397-419年,东晋第十位皇帝在位。
[img]220165[/img]
司马德宗即位后,内乱频发,国势日衰,419年死亡。37岁。
晋安帝的经历
一、早年经历
司马德宗出生于太元七年(382年),是晋孝武帝司马曜的长子,母亲是陈归女(后来被尊为德皇太后)。司马德宗于太元十二年8月(387年9月16日)被立为太子。
二、登基
太元21年9月庚申日(396年11月6日),晋孝武帝去世,同年9月辛酉日(396年11月7日),王子司马德宗继位,次年正月改年号为隆安,立妃王神爱(王羲之孙女)为皇后。
安帝愚蠢,不擅长说话。据《晋书·帝纪第十》记载,他甚至认不出冬夏之间的区别。因此,安帝继位后,东晋皇帝的权力大大降低。许多朝外将军实际上是独立的,不受君命的影响,朝内的权力落在大臣手中。安帝早期的朝廷政策主要由会计师司马道子及其子元显主持。
397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于楷因对尚书左仆射王国宝等不满而领兵造反,安帝不得不杀王国宝平息叛乱。
第二年,王恭、庾楷与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合作再次谋反,叛军一直攻到建康附近才平定,王恭被杀。
与此同时,孙恩在浙江和江苏有许多叛军。公元400年,孙恩攻会稽,401年,晋军多次战败。402年,孙恩的叛军甚至直接威胁建康,建康被包围,城市爆发饥荒。孙恩战败后死亡。
同年,桓玄从江陵起兵攻入建康,废杀司马道子、元显父子,自称丞相、太尉。从那以后,他成了东晋的统治者。同年秋天,他自称楚王和将军。最后,403年12月31日,他篡位称帝,改国称楚,史称桓楚,降安帝为平固王。
[img]220166[/img]
404年1月19日,安帝迁至浔阳。3月24日,刘裕举兵攻打桓玄,桓玄军队大败。桓玄带着安帝逃到江陵。6月19日(5月仁午),桓玄被杀,安帝复位。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6月26日,桓玄将军桓振攻占江陵,安帝被俘。直到405年3月2日(正月军),安帝才离开叛军。桓玄的叛变终于摧毁了东晋的皇权,刘裕成为东晋的重要人物,为南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09年,刘裕开始北伐,攻打南燕,屡战屡胜。410年,他俘虏了南燕皇帝慕容超,摧毁了南燕,占领了山东等地。然而,与此同时,广州刺史卢循利用刘裕北伐的机会向建康发起了进攻。夏建康直到410年才再次戒严。刘裕班师南下后解决了建康的危机。411年,卢循在交州被刺史杜慧度杀害。
自412年以来,刘裕一直独自掌权,排斥和迫害与他不和的大臣,并安排皇帝的圣旨,使其他地方有刺史。415年,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和雍州刺史鲁宗以讨伐刘裕的名义举兵,但被刘裕打败。417年,刘裕再次北伐,攻入长安。418年,刘裕被任命为相国和宋公。
晋安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14年12月12日(419年1月28日),晋安帝在37岁的东堂去世。他死后,弟弟司马德文继位为晋恭帝,改元熙。元熙元年(419年)正月庚申日,金安帝葬于休平陵,陵址位于江苏省江宁县江山。
虽然史书上关于晋安帝死因的说法略有不同,但都是刘裕命王韶杀的。
据《晋书》记载,当初有预言说“昌明后有二帝”。为了篡夺东晋政权,刘裕命令国王韶之勒死晋安帝,并以司马德文为皇帝,以应对预言。
《南史》称刘裕命王韶之和晋安帝左右毒死他。
据《资治通鉴》报道,刘裕预言“昌明以后还有两位皇帝”,指示中书侍郎王韶之和晋安帝密谋毒死晋安帝,而立晋安帝的弟弟郎邪王司马德文。司马德文一直和安帝在一起,吃饭睡觉,从不离开;后来,司马德文生病了,搬到了宫外。14年12月12日(419年1月28日),王韶之在东堂用散衣勒死晋安帝。
[img]220167[/img]
如何评价晋安帝?
《晋书·安帝纪》说“帝不惠,从少到长,口不能言,尽管寒暑之变,无可争辩。一切动止,都不是自己的”。
《资治通鉴》说“安帝年轻但不聪明,口不能言,至于寒暑饥饱也分不清,饮食宿兴都不是自己的”。
晋安帝从小到大,从生到死都不会说话,不知饥饱,不知寒暑,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靠别人照顾。
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经历是什么?后人应该如何评价晋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