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4年,魏国权臣司马师废除了魏帝曹芳,并将13岁的曹尚改为皇帝。然而,司马师可能不知道,在他眼里,这位年轻的知识渊博的少年天子,是一位聪明的皇帝,“文同陈思,武术太祖”。
司马准备让曹尚成为傀儡皇帝,让他的家庭改变王朝,但谁知道新王子,但尽力保护伟大的世界。那么,曹尚到底做了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有兴趣的读者会一起看看!
01 司马弄权
自从曹尚登基以来,司马家族一直在做事。
公元254年,也就是曹尚登基的那一年,司马师获得了“入朝不趋、赞不绝口、剑履上殿”的荣誉(上朝不用小步快跑,只称官职,还可以佩剑穿鞋上殿)。不仅如此,司马师还获得了控制全国兵马的军权。
公元255年,也就是曹尚登基的第二年,司马师终于去世了,但曹尚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司马昭就带着人马来到洛阳,迫使曹尚封自己为将军。
[img]216339[/img]
公元256年,将军司马昭强迫曹尚加封自己为大都督,并获得了“赞不名”的特权。从那以后,曹尚一直想遏制司马氏的权力。然而,司马氏几代人一直在管理它。曹尚的力量太小了。他的宫殿里里外都是司马昭的人。因此,尽管曹尚不愿意,但他还是不得不在公元259年加封司马昭为晋公。
但司马昭还是不满意。公元260年,曹尚被迫再次下令将司马昭封为晋公,加入九锡,设立晋国。三国时期,封公建国是篡位的必经之路。司马昭的压力无疑是他迫不及待地想让曹尚禅让步。
02 曹髦计划
曹尚虽然年轻,但不是一个鲁莽的少年,否则他不会一直忍受司马6年,但现在司马篡位,然后忍受只不过是一个汉献帝,但曹尚是一个玉不是瓦的天子,他想要的不是生活在乱世,而是希望大魏不要落在别人手中。
如果按照司马昭的剧本玩,曹尚就没有机会翻身了。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博。
[img]216340[/img]
曹尚召集了他的三个心腹进宫,说了一句名言“司马昭的心,路人都知道”。然后曹尚告诉三个心腹,他们要讨伐司马昭的计划。结果,这三个心腹都吓傻了。一个当场求他不要玩命,另外两个一出门就去找司马昭告密。
由此可见曹尚的单力有多弱。在曹尚和司马昭的这场比赛中,曹尚是一个没有问题的弱者。作为弱者,曹尚几乎没有机会。因此,曹尚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即使只有一点希望。
曹尚的身份是曹尚最大的机会。
虽然曹尚是傀儡皇帝,但他也是一个合理的天子。如果曹尚亲自征服司马昭,司马昭的处境将极其尴尬。如果曹尚能赢,也许他可以成为另一个康熙。即使曹尚输了,他也可以打乱司马昭禅的计划,为大魏带来喘息的机会。
诚然,曹尚在这次亲征中获胜的机会很小,但时局艰难而危险,曹尚无法犹豫。曹尚并不知道危险或困难,但他仍然愿意与命运赌博。这是他骨子里流淌的英雄血脉,也是他作为皇帝的最后尊严。
03 玉石俱焚
曹尚按照既定的计划,带着一群仆人大喊大叫。他遇到的第一个对手是司马周,他守在东停车门。面对司马周率领的精锐士兵,曹尚并没有退缩。他站在战车上,手里拿着一把长剑,大声责骂对方。结果,司马周的人马真的不敢和天子打架,都吓得逃跑了。
曹尚的计划已经顺利进行了一小半,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出宫去司马昭府,闹出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
然而,就在曹尚走到南宫墙下准备出宫的时候,司马昭的心腹贾充来了,还有一个叫成济的背锅侠跟着贾充。
贾充指示成济在光天化日下当着大家的面杀了曹尚,以为这样就可以一百了,永远不会有后患。
但贾充的算盘并没有开始。曹尚死后,世界一片哗然,司马昭遭遇了严重的舆论危机。与此同时,随着曹尚的死,司马昭计划的禅宗让步计划不得不暂时暂停。
曹尚用自己的生命献祭,司马昭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也许在曹尚坚决踏上战车的那一刻,他预料到了一切。他的鲜血没有白流,司马昭篡位的计划被推迟了四年。此外,由于得国不正,晋国已成为历史上少数不提倡忠君、只提倡孝道的朝代之一,这也为后来西晋子孙的短暂斗争埋下了隐患。
虽然曹尚生前不是一个有成就的皇帝,但他用自己的血凝聚了全世界的人心,延长了大魏江山的气数。孟子说:“生,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两者不能兼得,舍生取义者也不能兼得。”
曹尚为曹魏续命四年,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