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不断发展,让大家摆脱历史的迷雾,回到剑影时代,看看辽朝大臣韩德让的故事。
辽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改革家。他原本是汉人,但赢得了辽国皇帝的重用,成为托孤大臣之一。他让辽国太后嫁给他,实行改革,缓解辽国矛盾;身患重病,辽国圣宗皇帝和皇后像孩子一样为他服务;他在高粱河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坚守幽州,为辽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迫使赵光义乘驴车逃跑。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img]204791[/img]
他是韩德让。
韩德让的祖父韩志古原本是契丹人俘虏辽国的奴隶,但因为他的才能被辽国重用。他的儿子韩匡思,也就是韩德让的父亲,可以善战,也可以被辽国皇帝重用。他的失败没有被辽国皇帝调查,只被降职。
在韩德让这里,经过三代的发展,韩家已经成为辽国最大的家族之一,韩德让的兄弟们也处于重要地位。
公元976年,通过夺侄子成为皇帝的赵光义,灭北汉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于是向辽国发动了进攻。起初,辽军出乎意料的是,面对宋军的绝对优势,投降逃跑。比如岐沟守将刘宇,看到宋军人数众多,还没开战就投降了;涿州的辽军很快就输给了宋军的优势兵力。
[img]204792[/img]
很快,宋军的兵锋直达幽州,赵光义在这里遇到了韩德让。守城的军队大多是汉人,装备和打法和宋军差不多,很多人都不想打架。面对宋军十万大军的四面围城,不可能坚持太久,但韩德让他不怕危险,安抚了城里的汉人,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坚持了15天。
@ 当辽国援军来临时,他立即配合援军内外进攻,杀死了宋军。赵光义用驴车逃回汴梁。这场战争使宋太宗赵光义有了“高粱河车神”的“美誉”,也给了韩德晋升的机会。战后,韩德成为辽兴军的节度使。几年后,他搬到了南院的枢密使,成为汉朝大臣中最有权势的人。
辽景宗于公元982年死亡。临终前,韩德让耶律斜云受命成为顾命大臣。为了笼络韩德让,保住权力,萧绰委身下嫁,并告诉韩德让我儿子是你儿子,要求辽圣宗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韩德让。生活中,萧太后和韩德让通吃同住,同坐马车,对韩德让的一些傲慢霸道的行为也是一次又一次的纵容。比如涿州刺史耶律虎古,对韩德无礼,韩德杀了他,萧太后没有调查。
一个出生在统治国家的人,杀死了统治国家的皇室,在任何时代都很难想象。此外,契丹贵族胡里室误将韩德让撞下马,立即被萧太后命令斩首。
统和四年(986年),宋朝认为太后嫁给大臣,君不君,臣不臣,就会陷入内乱。于是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结果被打得屁滚尿流,名将杨业战死,史称“雍熙北伐”。
[img]204793[/img]
除军事成就外,韩德让在改革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成就。
改革前,韩德使辽国民族矛盾严重,汉人官员受到压制和监视,无法参与重大决策。;北宰相府和北枢密院负责契丹人,南宰相府和南枢密院负责汉人。汉人只能在南院当官,不能在北院当官,契丹人可以在南北两院当官,南院的重要官职大多由契丹人担任。韩德让改革后,汉人可担任南北宰相府的府宰,辽国灭亡时共有8人担任北府宰相,16人担任南府宰相。
韩德让的改革缓解了辽国契丹与汉族之间的矛盾,促进了辽国的封建化,使辽国的国力达到了顶峰,迫使宋朝在随后的战争中寻求和平,达成了协议(chán)元盟。宋朝每年给辽国辽岁币银10万2,丝20万。
公元1009年,萧绰的去世深深打击了韩德。辽圣宗和他的皇后照顾韩德,但没过多久,韩德就去世了。辽圣宗亲自为他举行了国葬,并与萧太后合葬。
汉人韩德让,辽国托孤大臣之一,也可以让萧太后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