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22年,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在开封延庆殿死亡。临终前,他召集首相王写下遗诏,命令皇帝王子赵真继位为宋仁宗。《续资治鉴长编》记载了宋仁宗的遗诏:
戊午,它在延庆殿崩溃。仁宗是皇帝的王位,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军国兼权取皇太后处分。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
这个遗诏很奇怪。纵观历代,两位后妃的名字很少出现在皇帝的遗诏中。比如唐高宗李治临终前留下遗诏:
遗诏太子棺前即位,军国大事不决者,取天后进止。(《资治通鉴》)
唐高宗李治担心王子李显太年轻,让“天后”武则天帮助李显。宋真宗去世时,宋仁宗只有13岁,宋真宗让皇后刘娥帮助宋仁宗,把刘娥尊为皇太后。出乎意料的是,在宋真宗的遗诏中,竟然有一位淑妃杨氏,而且还特地解释说,宋仁宗要把杨氏尊为皇太妃。更出乎意料的是,11年后,这位杨氏竟然从“太妃”晋升为“太后”,而宋仁宗又称她一生“小娘娘”。
[img]201658[/img]
近日,历史剧《清平乐》热播。宋仁宗的第一任母亲刘娥和生母李晨妃出现在第一集,揭开了宋仁宗生活经历的奥秘。然而,除了他的第一任母亲刘娥和生母李晨妃外,宋仁宗还有一位养母,她是上面提到的杨淑妃。但这位“小娘娘”在剧中只闻名,没有看到任何人。
据《宋史》记载:
益州郫人杨淑妃...妃年十二入皇子宫。真宗即位,拜才人,再拜婕钰,进婉仪,依诏婉仪升从一品,位昭仪。
可见,宋真宗赵恒还是王子的时候,12岁的杨淑妃就入宫了。宋真宗登基后,杨从才华横溢升到昭仪。最重要的是杨淑妃和后来的女王刘娥关系很好。
[img]201659[/img]
公元1010年,宋仁宗赵真出生,生母是刘娥身边的侍女李氏。当时宋真宗正想把刘娥当皇后,但刘娥出身低微,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于是,宋真宗宣称赵真是刘娥出生的,母子贵,刘娥被称为皇后。宋仁宗的生母李氏只能远离自己的儿子,不能认出来。
刘娥身体不好,不能亲自照顾赵真,于是把赵真交给了和他关系很好的杨淑妃。《续资治通鉴长编》云:
从乳期开始,庄献使后护视。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后必与之俱,拥佑支持,善良勤奋。
这里的“上”指的是宋仁宗,“庄惠”指的是杨淑妃,后来被封为章惠皇后。
也许杨淑妃没有自己的孩子,杨淑妃把赵真当成自己的孩子,亲自照顾好自己的饮食和日常生活。总之,她很爱宋仁宗。
作为宋仁宗的第一任母亲,刘娥对宋仁宗要求极其严格,堪称“严母”,而杨淑妃作为宋仁宗的养母,对宋仁宗非常温柔,堪称“慈母”。
根据《宋人轶事汇编》记载:
上多苦风痰,章献禁蟹海物,不得入御,章惠尝藏以食之,说:“太后何苦虐我儿至此!”上由是怨章献,而亲章惠,称章献为大娘,称章惠为小娘。
当宋仁宗第一次登基时,他身体不好,经常咳痰。刘娥禁止宋仁宗吃螃蟹和其他海鲜。当杨淑妃知道宋仁宗想吃东西时,她偷偷地藏了一些螃蟹。当她看到宋仁宗狼吞虎咽地吃螃蟹时,杨淑妃痛苦地说:“我的儿子,太后怎么能这样虐待你?”无论是语言还是行动,都是溺爱。
因此,宋仁宗与刘娥的关系逐渐疏远,反而更接近杨淑妃。当时,宋仁宗称刘娥为“阿姨”,杨淑妃为“小娘”。
宋仁宗24岁时,太后刘娥去世,临终前留下遗命,让宋仁宗尊杨太妃为太后,宋仁宗没有反对。不久之后,宋仁宗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死去的李晨妃,也尊生母为太后。就这样,宋仁宗有三位母亲,其中第一位母亲刘娥为张献明肃皇太后,生母李晨妃为张懿皇太后,养母杨淑妃为张惠皇太后。前两者已逝,宋仁宗更珍惜与杨太后在一起的日子。
宋仁宗非常尊敬杨太后。他不仅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杨太后,报答杨太后的一生,还照顾杨太后的母亲。杨太后有一个叫杨景宗的弟弟,一个年轻的流氓,经常打架。后来,他因犯罪被充军发配。宋仁宗登基后,立即赦免了杨景宗。
宋朝囚犯的脸被刺伤了。为了去除太后弟弟杨景宗脸上的刺,宋仁宗找了很多太医给杨景宗配药。后来,杨景宗脸上的刺真的被消除了,历史记载:
景宗既贵,便用药去除其纹痕,无芥粟存者,肥如玉。
宋真宗时期,宰相丁谓是当世权臣,丁谓被贬后,杨景宗看上了他的大宅子,宋仁宗二话没说,把丁谓大厦给了“叔叔”杨景宗。
由于杨太后的原因,杨家受到宋仁宗的优待,景佑三年,杨太后病逝,宋仁宗伤心不已。
礼官请为后服,皇帝改用唐武宗服义安王太后故事,加服小功,以五日易月而除。(《续资治通鉴长编》)
当时,礼仪官员建议皇帝为杨太后服务。在“五服”中,金马是最轻的。在宋代士大夫传统的“五服”制度中,平民母亲去世,直子为平民母亲服务。宋仁宗认为,他对杨太后不够尊重。他根据唐武宗服义安王太后的故事为杨太后服务(高于麻)。可以看出,宋仁宗对杨太后有着深厚的感情。
杨太后一生中没有孩子。作为一个普通的母亲,她仅靠抚养和爱宋仁宗就被尊为太后。因此,像杨太后这样的女人在北宋是最幸运的太后。
宋仁宗和刘娥在历史上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