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萧宝卷,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在封建社会,任何皇帝死后都经常会得到很多高度评价的死后头衔。即使他生前作恶多端,最多也会被称为“昏君”,但皇帝的头衔基本上不会被剥夺。简言之,一切都围绕着“死者为大”。然而,南齐的一位皇帝萧宝卷是一个特例。他死前是一万多人的皇帝,但死后被降三级,甚至被称为“东昏侯”。这种待遇在历史上是罕见的。皇帝做了什么?死后才会得到这样的待遇。
[img]198299[/img]
昏庸的萧宝卷,捕鼠,骑马,玩杂技
事实上,小宝卷十几岁的时候,当王子的时候,他是一个不喜欢学习的主人,只知道平日里玩得很开心。16岁登上大位后,小宝卷充分发挥了这种“嬉戏”。在他三年的皇帝生涯中,“昏庸”这个词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也为后人决心享受的昏君树立了“昏庸”的模板。
在古代科学技术低下,各种娱乐模式也很少,所以小宝卷痴迷于一种普通人无法理解的游戏方式,捕鼠游戏。为了消灭宫中的老鼠,小宝卷亲自去陈,与宫中的宫女和太监一起,日夜在捕鼠前线挣扎,更不用说取得了什么成就了,无论如何,是为了满足小宝卷的娱乐需求。
虽然捕鼠对萧宝卷有好处,但“三分钟热”这个词也符合萧宝卷。捕鼠热度下降后,萧宝卷又爱上了骑马。正常情况下,骑马肯定是一件好事,但萧宝卷的骑马是直接在宫殿里骑的,到处都是横冲直撞,还要让别人打罗敲鼓,在他的带动下,整个宫殿都是锣鼓喧天的热闹景象。为了赢得别人的掌声,萧也热衷于杂技。经过刻苦训练,他甚至可以用牙齿顶起七尺五的白虎楼,这是一种天赋。
[img]198300[/img]
破坏旅行,滥杀无辜
作为皇帝,萧宝卷如果只是在皇宫里来回折腾,那也不算什么,但是在宫里折腾够了的萧宝卷,又把目光放在了宫外。每次小宝卷出行都注重排场和特立独行。出门的时候,小宝卷喜欢一条直线走到最后。如果中间有民宅商铺挡道,都会被夷为平地。此外,萧宝卷的旅行时间并不固定。有时他会一时兴起,突然决定在半夜旅行。皇家仪仗队在前面开辟了一条路,沿途的人们只能出来躲避。那些专门负责拆迁的先锋队不在乎房子里是否有人。简而言之,每次萧宝卷出行,建康城都不会安宁“老小震惊,哭号塞道。”
萧宝卷可能知道自己罪恶重重,所以非常重视自己的安全工作。在参观定林寺时,一位老和尚躲在草地上躲避萧宝卷的车队,因为他的腿和脚不方便。萧宝卷发现后,他就像一个敌人。不管3721,他直接命令所有的箭齐发。后来,他上前补上了几支箭,然后他很高兴回来了。
[img]198301[/img]
被宦官杀害,被贬东昏侯
除此之外,萧宝卷无缘无故杀害了不满意的大臣,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变得极其尖锐。公元501年,雍州刺史萧衍因兄弟无缘无故被杀,奋起反叛,声势浩大,但萧宝卷一点也不在乎,依然走自己的路。然而,长期忍受的士兵甚至宦官都决定放弃自己的秘密。一天晚上,宦官黄太平杀了他。
萧宝卷死后,萧衍指示宣德太后发表长篇大论的诏书,对萧宝卷的所作所为作出了最终结论,称萧宝卷在位三年的罪行数不胜数,因此剥夺了他皇帝的称号,连续降三级,贬为东昏侯。这种待遇在历史上极其罕见,但从萧宝卷的所作所为来看,这种评价也是名副其实的。
萧宝卷做了什么?为什么他死后会被剥夺皇帝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