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淳于坤吗?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在中国古代的宫廷中,有一种人身份不高,但他们是宫廷中罕见的言论自由的人。他们被称为大臣。在历史记载中,大臣也有不同的类型。有些人只为君主逗乐,而另一种人则用幽默的语言礼貌地建议君主[chún]于髡[kūn]属于后者(注:淳于坤复姓淳于,名坤)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吗?在初中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文言文《邹忌讽刺齐王的建议》,淳于坤和邹忌恰好是同时代的人。他们都以讽刺齐威王命名。如果有区别,可能是邹忌身高8尺以上(如果按战国时期一尺约23.3厘米计算,邹忌身高至少184.6厘米),外表帅气,而淳于坤不到7英尺。
[img]186655[/img]
邹忌修八尺六多,而且外形美观。——《邹忌讽刺齐王纳诫》淳于坤,齐之赘婿也长不到七尺。——《史记·滑稽传记》
淳于坤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大臣。他身材矮小,因为被“坤刑”,头上剃了一圈头发,变成了秃头。他看起来很丑,以至于后来真的娶不到媳妇,只好当别人家的女婿。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外表丑陋、处于底层社会的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多次用幽默的语言讽刺齐威王,使齐威王从沉溺到努力工作,使齐国更加强大。
齐威王第一次登上王位时,是一位善于接受建议的好君主。当时,齐国实力雄厚。几年后,齐威王开始沉迷于声音,忽视国家事务。君主忽视了政府,齐国的臣民开始懒惰。这样,齐国的国力很快就开始衰落,许多诸侯国都盯着齐国。
[img]186656[/img]
淳于坤真的受不了这种情况。他知道齐威王喜欢猜谜,就对齐威王说:“大王,齐宫里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知道发生了什么吗?齐威王回答说:“这只鸟只是暂时没有飞,它飞起来能直上云霄,叫起来能震惊世界。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开始整肃朝政,积极接受建议,不久,齐国又恢复了以前的实力。(这也是成语“一鸣惊人”的故事版本之一)
除了劝诫齐威王,淳于坤还肩负着代表齐国出使其他诸侯国的重任。
有一次,楚国派军队入侵齐国,齐威王别无选择,只能派淳于坤到赵国寻求帮助。当然,你需要带一些礼物来表达你的诚意!但齐威王有点吝啬。他只给了淳于坤100公斤黄金和10辆马车,让淳于坤把这些东西带给赵王。
春玉坤看到了,什么也没说,但突然笑了起来。齐威王想知道:“为什么先生会笑?”春玉坤回答说:“我今天来王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农民。他拿着一杯酒和一只羊蹄,向上帝祈祷,不仅想赚大钱,还想收获大丰收。王觉得他用这个东西来换取巨大的财富很有趣吗?”
齐威王听后感到非常羞愧,于是给了他22000辆黄金、100辆马车和20辆白色元素。赵王被齐国的诚意所感动,立即派出10万名援军支援齐国。楚国情况不好,立即撤退。淳于坤以非凡的机智再次救了齐国。
[img]186657[/img]
淳于坤不仅仅是一个大臣。除了幽默的语言,他还有广泛的知识和政治才能。邹忌拜后,淳于坤带领姬下宫70多名有才华的人向邹忌提问,让邹忌开始思考新的变法;一代大儒荀子在姬下宫游学时,也向淳于坤征求意见,法派倡导的“礼法并用”思想出于荀子。
虽然淳于坤出身卑微,但他最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被齐威王尊为清医生。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协助齐威王进行改革和创新,还与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互相学习,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完美。无论是作为劝诫者还是思想家和政治家,淳于坤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也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技能,我们可以事半功倍!
淳于坤是怎么讽刺齐王的?他和邹忌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