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大家早就熟悉他的事迹了。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在孟尝君光鲜华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狭隘的心。
【广泛招收门客为名】
孟尝君收纳数千名门客,并不代表他有多珍惜人才,纯粹是为了出名。司马迁在《史记·孟尝君传》中举了两个例子:
一是孟尝君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后,广泛招募门客,而他招募的门客范围很广,鱼龙混杂。不仅有其他诸侯国的客人,还有各诸侯国逃亡的囚犯(导致诸侯客人和死者);
另一个是在整个传记的结尾总结,司马迁说:他亲自去了孟尝君管辖的封地(薛地),看到当地街道上有很多地痞流氓(他们的俗鲁里率),邹地和鲁地的气氛完全不同,在询问当地老年人后,据说孟尝君招募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门客,大约有6万多名奸恶之人趁机来到薛地(奸人入薛中盖6万多家)。
@ 在孟尝君管辖薛地的几十年里,他的封地不仅是其他诸侯客人向往的地方,也是附近各国各类犯罪分子的避难所和藏污纳垢的地方。当各种各样的人员在短时间内聚集在薛地时,孟尝君的目的实现了——“客人每天都在进步,他们的名声闻名于诸侯”!
[img]116974[/img]
【杀死数百赵国无辜百姓】
出名后,很多人都想看到这位受到广泛赞誉的人物,包括秦国国君秦昭王。秦昭王曾两次派人邀请孟尝君到秦国帮助自己。孟尝君很高兴邀请秦昭王,因为他在齐国没有被齐王重用。他第一次在说客苏代的劝说下没有去,第二次终于带领大量的门客离开祖国去了秦国。然而,在中国人的劝说下,秦昭王终究没有用孟尝君,甚至听了别人的诽谤,想杀了他。无奈之下,在门客中“鸡鸣狗盗”一代的帮助下,终于顺利逃离了秦国,来到了赵国的边界。
这时,孟尝君突然萌生了赵国名人平原君的想法,他想见到同样在列国闻名但从未见过面。于是,他们一行来到了平原君的封地。
就连远在西方的秦国人也知道孟尝君的名字,更不用说赵国人作为邻居了。@ 得知孟尝君到来的消息后,身边近百里的赵国人纷纷来到平原君所在的城市,等待孟尝君从平原君府出来,在城门内外和城市街道两侧看到他的真面目。
然而,当孟尝君一行出来时,现场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场景——所有孟尝君经过的地方,街道两旁的人群都发出了奇怪的笑声,许多人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指着孟尝君。
这是赵国人看到孟尝君后无法忍受内心的喜悦和兴奋造成的吗?不幸的是,事实清楚地告诉你,事实并非如此!这个笑声不仅没有一点快乐的味道,而且充满了无尽的嘲笑。
赵国人的会议不由自主地发出阵阵嘲笑。他们发现,他们著名的偶像孟尝君是一个又矮又瘦的小男人,而不是他心目中高大、魁梧、英俊的男人(薛公从一开始就是魁然,但现在他看起来像一个小丈夫)。
和许多经历过类似经历的身材不高的同志一样,孟尝君此时也很生气。他立即下令跟随他的门客,杀死所有敢于嘲笑他的赵国人。过了一会儿,他的门客杀死了数百名赵国人,然后一句话也没说就离开了(杀死了数百人,然后杀死了一个县)。
[img]116975[/img]
【联合秦赵攻打祖国】
回国后,在舆论的压力下,齐民王(孟尝君的堂兄弟)把丞相的座位给了孟尝君。然而,齐民王一直不信任孟尝君。后来,齐民王灭宋后,变得更加傲慢。为了防止孟尝君夺权,他秘密寻找借口除掉他。
孟尝君得知这个消息后,连夜逃到魏国。不久之后,燕国发兵攻打齐国,以报复之前的灭国之仇。魏国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任命孟尝君为魏相,让他亲自与秦赵合作,与燕国组成多国部队攻打齐国。
孟尝君并没有拒绝这一点,而是全力以赴。@ 齐王死于楚国人手中,而孟尝君自己的祖国齐国,却差点亡国!
一个为了名利不能正视自己的生理缺陷,为了报复自己的国家而攻击自己的国家的人,心胸太狭隘,孟尝君可以成为后人崇拜的对象。不能说是历史对他的讽刺和嘲讽!
孟尝君不为人知的一面:为身高怒杀数百赵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