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李典和张辽都是曹操非常重要的将军。他们的关系如何?

曹操也是一位非常有价值的将军。你知道为什么李典和张辽关系不好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五子良将军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征西骑将军张合、右将军徐晃。《三国志》作者陈寿写魏书卷十七时,将这五个人合传,讲述了将军的生活事迹,评论道:“太祖建兹武功,五子为先”,所以现代人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当然,对曹操来说,除了五子良将,还有许多名将,如徐楚、典韦、李典等。

其中,就李典而言,李典(生卒年未知)字曼成。居住在乘氏县的山阳县巨野县(今山东巨野)人。曹魏名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汉末年,李典跟随曹操,从河北、荆州、西凉等地征服,屡立战功。曾在博望坡战役中看穿刘备的伪逃之计,救了夏侯敦、于禁。又参加了逍遥津之战。李典深知大义,不与人争功,尊重儒雅,尊重博学之士,有仁之风,官至破将军,36岁去世。所以,问题来了,同样是曹操非常重要的将军,为什么李典和张辽关系不好?

@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孙权率众围,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都素不和,辽恐其不从,典叹了口气说:“这个国家大事,顾君怎么计耳,我可以私悔而忘公义!”是率众与辽破走权。增邑百户,前300户。

[img]184830[/img]

建安20年(215年)8月,曹操率领军队西征汉中,孙权指挥10万军队围攻合肥。当时,合肥只有大约7000名守军,即军队差距很大。在这场战斗中,张辽计划按照曹操之前制定的计划与李典一起出城。乐进、李典、张辽平时互不和谐。尤其是李典,和张辽有过去的仇恨。张辽担心李典不做。李典慷慨地说:“这是一件国家大事。这取决于你的计划是否好。(如果可行的话)我怎么能抱怨而忽视大局呢!”

因此,李典率领部众和张辽一起打败了孙权。逍遥津之战胜利的消息传到曹操那里。曹操崇拜张辽为征东将军,并向李典增加了100户封地。再加上之前的封地,李典此时的封地居民已达300户。所以,在逍遥津之战中,曹操一方能够取得胜利,显然与李典不顾前嫌有一定的关系。对李典而言,与张辽之间存在着旧的恩怨,即两人的关系相对不和谐。在这方面,在我看来,曹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将军,李典之和张辽之间存在矛盾,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曹操率领大军在兴平元年(194年)攻打徐州。在此背景下,留守兖州的张淼、陈宫等反叛,欢迎吕布入主兖州,兖州各县纷纷归属吕布。在李进的领导下,吕布军抵达乘氏,李氏宗族保住了乘氏。于是,曹操派李乾回到乘氏,安抚各县人民。当时,张辽作为吕布的下属,自然也与李典所在的宗族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兴平二年(195年)夏天,吕布的别驾薛兰和李封带领军队前往巨野县,试图招降李典的从父李乾,劝他反叛曹操。李乾不听话,于是他们杀了李乾。

[img]184831[/img]

曹操派李乾的儿子李整带领李乾的部队,与其他将军一起攻打薛兰、李封。薛兰、李封被打败后,李典的弟弟李整跟随曹操平定兖州各县,有战功,逐步升迁。因此,很明显,在东汉末年曹操与吕布的较量中,李典的家庭遭受了重创,尤其是李典的父亲李乾被吕布杀害。吕布败亡后,张辽向曹操投降。虽然他们现在属于同一个阵营,但李典一想到父亲李乾被杀,就对张辽非常不满。

张辽自然很清楚李典的不满。就曹操而言,很可能是为了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安排他们一起守卫合肥。当然,从后来的情况来看,这两个人确实在对抗孙权的过程中冰释前嫌。另一方面,在曹操的指挥下,张辽是降将,而李典则一直跟着曹操。从这个角度来看,李典也可能鄙视张辽,导致两人关系紧张。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张辽(169-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曹魏名将,聂一后人,汉末三国时期。起初,张辽是雁门县的官员。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

吕布败亡后,张辽属曹操。此后,立下了许多显赫的功勋。汉末三国时期,降将不一定被轻视。比如蜀汉五虎将领和曹魏五子良将中,很多将领都有归还其他主人的经历。然而,就张辽而言,他跟随了很多主人,也就是说,有很多变化。名将吕布虽然很勇敢,但由于多次换主,吕布在历史上留下了相对负面的评价。同理,张辽在归降曹操后,也容易遭到曹魏部将的抵制,尤其是李典,更是对张辽没有什么好印象。

[img]184832[/img]

@ 汉末三国时期,除张辽外,许多降将也遭受了轻视甚至羞辱。例如,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于禁被曹操称赞为“胜过古代名将”。关羽围攻襄樊时,亲率七军前往救援。全军覆没,被收押在南郡。黄初二年(221年)返回魏国,最终官拜安远将军。被曹丕羞辱,羞辱而死,死于死亡,死于死亡。再比如关羽被杀后,麋芳的投降也被吴人鄙视。有一次,麋芳乘船出行,遇到了虞翻的船,麋芳船上的人要虞翻让开,向前喊道:“回避我们将军的船!虞翻厉声说:“失去忠诚的人,为什么要侍奉君主?让人失去两座城市,却被称为将军,可以吗?麋芳很惭愧,关上船上的窗户让虞翻先过。

从这个角度来看,张辽在曹魏阵营的处境自然不是很容易。当然,张辽这位降将,依然凭借战功证明了自己,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他与李典之间的恩怨。在公元215年的逍遥津战役中,李典乐守卫合肥,张辽率领800名士兵冲击东吴10万军队,一直冲向孙权主教练,使东吴军队战无不胜。张辽率领追兵,打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活捉孙权。张辽在这场战役中威震江东。“张辽止哭”成了流传千古的典故。在我看来,逍遥津之战不仅是张辽的巅峰,也是李典一生的重要战役。


李典和张辽都是曹操非常重要的将军。他们的关系如何?李典和张辽都是曹操非常重视的将军,他们的关系如何?

,,,,,,,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