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宁宗是一位好学又无能的君主。
宁宗虽然好学,但只注重数量,不注重吸收营养,理政能力很差。即位后不久,群臣的奏疏就因为得不到他的及时批准而堆积如山。
彭龟年手拉手教他,但他太麻烦了,最后没有采纳。他批评了所有大臣的奏章,所以大臣们抓住了头皮:
两位大臣的奏章针锋相对,皇帝都批了“可”,到底以谁为是?
每次宁宗遇到大臣,即使大臣们写了很多篇章,他也耐心地听着,但这并不能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宁宗既没有大脑也没有嘴,空耳朵去朝廷。大臣们的演讲结束了,既没有声明,也没有决定。
宁宗脑子不够,当时的权臣经常勾结宦官和后宫,操纵朝政。
在内廷宴会上,一位演员扮演买伞的顾客,挑剔卖伞的人,说伞只油了外面:
“现在正(政)如客人卖伞,不油(由)里面。”
暗指政事不由内(宁宗)做主,而宁宗却不知道人家在骂他。
[img]178663[/img]
有了这样的皇帝,权臣自然无所畏惧,更加肆意。
宁宗对政治事务几乎没有自己的看法,但他非常重视台湾的建议。宁宗严格遵循祖先的法律,曾对人们说:
“台湾训诫者,公论自出,心尝畏之。”
众所周知,只有正直的士大夫入选台训,台训才能发挥正常、良好的作用。
宁宗缺乏辨别人才的能力,所以别有用心的人可以大肆推荐党羽进入台湾训诫,控制言行。至于台湾训诫官是君子还是恶棍,宁宗不理他。
宁宗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在他到位之前,他护送高宗棺材去山阴下葬。在路上,他看到农民们在田里汗流浃背,感慨地对左右说:
“通常在深宫,怎么知道劳动的艰辛!”
他即位后,几乎每年都颁布各种免税诏书。
宁宗在个人日常生活中力行节俭,平时穿着朴素,不太讲究,饮食器皿也不奢华,酒器都是锡代银。
宁宗的死因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相关的历史资料并没有解释宁宗患有什么疾病。虽然很难找到这件事,但它仍然留下了线索。《宋史》援引邓若水的奏章,明确指出宁宗并没有死,而是被谋杀了,这是史弥远急于废除的结果。
此外,据《东南纪闻》记载,宁宗病重时,史弥远献金丹100粒,宁宗服用后不久去世。看来史弥远毒害宁宗的嫌疑是相当大的。
时人评价宁宗在位期间:
“无声的奉献,无游乐的娱乐,无享乐的饮酒之过,无奢侈,无殖货利,无暴虐,陛下无前代帝王失德之事”。
尽管其中有臣下对皇帝的溢美成分,但宁宗相对于许多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的君主来说,还是值得这个评价的。
不幸的是,他有德无才,在位30年后被权臣和后宫控制,成了坐在龙椅上的傀儡。
宋宁宗:有德无才的皇帝,最后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