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曹仁与曹操进攻荆州,此后曹仁晋封正南将军,赤壁战役后与徐晃等人留在南郡治所江陵。当时,为了全据荆州,周瑜和程普在赤壁之战后率领数万人与曹仁隔江相对。尽管周瑜派甘宁占领夷陵,并率领吕蒙击败曹仁大军,但曹仁在此后占领江陵,与周瑜对峙。当时,虽然曹仁兵很少,但他并不害怕。为了争取战争的主动权,曹仁让曲部牛金带领300人出城攻打周瑜。牛金被包围后,曹仁立即带领他的几十骑马冲进阵营,救出牛金。后来,当周瑜亲自攻击时,他成功地阻止了周瑜,并射中了周瑜。虽然曹仁最终没有守住江陵,但他依靠有限的兵力守卫江陵一年。此后,曹仁还抵抗了关羽的进攻,并守卫了樊城,使关羽失败了,这表明曹仁确实能够承受“大魏铁壁”的称号。
[img]164332[/img]
但事实上,虽然曹仁的记录足够强大,但这四个字并不是为曹仁准备的。真正负担得起“大魏铁壁”四个字的人是蜀汉将领罗宪。公元263年10月,邓艾偷渡阴平,在绵竹击败诸葛瞻,但在此之前,孙休收到了蜀汉的求助信。孙休知道唇亡牙寒的道理,不顾石城起火等事,立即安排三路大军救援蜀汉。当时,在寿春的巅峰时期,朱成就了南郡。丁峰和孙毅一起进入汉水流域。不幸的是,这些军队还没有进入蜀国进行救援。刘禅于11月向曹魏投降。
刘禅投降后,他命令蜀汉士兵放下武器,投降曹魏,包括守卫剑阁的姜维,以及坐在永安的罗宪。可以合理地说,作为一名蜀汉将军,他突然得知自己的国家政权被摧毁,他可以完全反抗。例如,姜伟欺骗了降钟会议,并秘密反抗,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削弱曹魏军队的力量。此时,坐在永安的罗宪并没有直接带领军队进入成都。他可以带领东吴的人来救蜀汉。毕竟,东吴仍然是蜀汉的盟友。蜀汉被摧毁了。下一个灭亡者是东吴。在这个关键时刻,打败曹魏的意义大于占领蜀汉。此外,吴蜀边境已经40年没有战争了,同时,东吴已经派兵增援。
[img]164333[/img]
然而,在这一点上,罗宪并没有按照上述想法去做。他名义上摧毁了蜀汉。与此同时,在东吴派兵增援蜀汉的情况下,罗宪并没有和吴军一起回到成都,而是确立了魏臣的身份。他守卫永安,抵抗带领军队前来的盛曼。你知道,盛曼只是东吴的第一支军队,主要负责与罗宪的联系和沟通。在这支军队没有表现出任何侵略性和敌意的情况下,罗宪说蜀汉遭遇了巨大的困难。东吴背信弃义,趁火抢劫违反盟约。因此,他让永安的士兵们努力抵抗东吴。
但事实上,当时蜀汉已经灭绝,罗宪这么说,只是煽动同事,让同盟与自己同仇,抵抗吴军。罗宪这样做只是为了在曹魏找到更好的未来。事实上,罗宪投降曹魏后,他被授予陵江将军、巴东军事监督、使持节和武陵太守。司马炎篡魏后,罗宪改封为西鄂县侯,罗宪之子罗袭也任命。然而,由于罗宪的顽固抵抗,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感染了瘟疫,永安几乎成了一座死城。
作者认为罗宪原本是蜀将军,但当他在蜀汉灭亡时,为了得到司马昭的认可,他毫不犹豫地在永安抵抗了东吴军队六个月。不得不说,罗宪配得上“大魏铁壁”的称号。
谁是三国时期能负担得起大魏铁壁称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