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接下来,听听他的一些故事。
秦始皇登基后,他尝到了一人称帝、一万人以上的甜头,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一直是世界的统治者,但在炼丹寻仙的过程中,他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毫不夸张地说,后来的每一位皇帝都梦想着长生不老,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当时医疗卫生条件的局限性。在古代,能活到70岁就是长寿,活到80岁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img]155076[/img]
自古以来,一位公主活了86年,横跨宋朝,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七位皇帝的统治时期。她是宋仁宗的第10个女儿,最终被称为鲁国公主。
从她的生活经历来看,她之所以能长寿,是因为她逃脱了靖康的困难。靖康2年(1127)春天,靖康之难爆发。北方的金朝攻打宋朝,时不时攻占汴京城,肆意掠夺汴京。不仅是金银财宝,还有徽钦二帝等皇族人都在金朝掠夺名单上。靖康之难可谓宋代大劫,但鲁国公主在这场灾难中幸存下来。
鲁国公主能逃脱被掠夺的命运,最重要的是她已经离开皇宫做女人了。正如《宋史公主传》所记载的,金人不知道先朝的女人。嘉佑五年(1060)宋仁宗获得其女儿称号为“庆寿公主”,后来改名为“惠国公主”,最后由宋高宗赵构封为“鲁国公主”。当时她被指配给右领军卫大将军钱景珍后,便离开皇宫,在家相夫教子。靖康之难发生时,鲁国公主已经是一位68岁的老妇人了,皇宫里早就没有人记得这位前朝老公主了。
靖康之难后,鲁国公主的家被洗劫一空,她只能带着两个儿子逃跑,投奔宋高宗赵构。建炎初年(1127),她的一个儿子钱惊呆了,在逃跑的路上被小偷杀害。面对如此可怜的鲁国公主,赵构思和她的一代人,算是他还活着的活祖,便非常尊敬。还有《宋史》记载可考:上以公主行尊年高,甚至敬之,每次进入,见必先鞠躬。面对这位长辈公主,赵构更优待其如母亲。
[img]155077[/img]
赵构成立于南宋,并下令要求所有外戚不得担任朝廷官职,以防止外戚干政,阻碍南宋的发展。当然,鲁国公主的儿子钱晨也在名单上。鲁国公主试图利用自己的长期特权,要求赵构不要罢免钱晨,甚至希望他能给钱晨一个官职。赵构因为面子破例,让钱晨成为泸川节使。
还有《宋史》记载:再次请求优赐推恩,上重违之。由此可见,鲁国公主一直不满意,多次向赵构求儿子赏,要官。钱诚十几年的官职记录包括:秦延棠诸州团练防守使、泸川节度使、右金吾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少师、荣国公、累赠太师、汉国豫国公等。钱晨作为外戚,得到了赵构太多的破格优待。他已经满足于绍兴元年(1131)退休,陪母亲鲁国公主到台州养老。
本来鲁国公主此时应该已经满足了,和儿子在台州安享晚年。但赵构万万没想到的是,几年后,鲁国公主又来临安城找他了。据于庄绰写的《鸡肋编》记载,鲁国公主曾上演一张表,说她年纪大了,但被瘴气困住了。她希望得到更多的奖励,她会死。
赵构才意识到,他再也不能纵容鲁国公主这样求赏了。面对这次求赏,他很反感,便狠言回复她。宋史有他的回答:长主寿考这样,乃仁宗皇帝四十二年深仁厚泽,是以钟庆于长主。长主待遇诸子,宜法仁宗用心平等。原来,鲁国公主和他的女婿钱景臻有钱又有钱,但是钱景臻还是有钱的,钱恺两个儿子并非直生。鲁国公主一直在为自己的儿子求职,不顾两个普通的儿子,这真的违背了宋仁宗对孩子的平等意图。这句话一出,让鲁国公主很没面子,便再也没有向赵构讨要赏赐。
[img]155078[/img]
后来,赵构意识到自己对祖先言重,非常尴尬,便想到了补偿。在绍兴七年(1137),我亲自给了鲁国公主一个台州大厦,并亲自写了一块“美德坊”牌匾,表扬公主对儿子的热切关心。与此同时,在绍兴十五年(1145年)鲁国公主去世时,赵构下令:“辍朝五日,幸其第临奠,诏子孙皆进官一等,死后称贤穆”。赵构于这位祖先的长辈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于是他亲自为他举行了葬礼,并给了公主最后的奖励,给了她的后代一个一流的晋升,这样她就可以安心离开了。
对于鲁国公主的一生来说,虽然对赵构如此无度,但她不是全心全意地为儿子着想吗?她确实是个好母亲。
宋仁宗的大多数孩子都很早就去世了,但为什么鲁国公主能活得这么久呢?她的生母周贵妃比她活得更长。她活了93年,儿子活了83岁。可以看出,她长寿的原因确实是母系传下来的长寿基因。
鲁国公主的身份是什么?她长寿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