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医学条件相对落后,再加上战争动乱等原因,人们的寿命一般不长。以下是相关内容的详细介绍。
三国(220-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大势力。赤壁战争期间,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汉末三国时期,战争频繁,导致古人平均预期寿命一次又一次下降。比如曹操的多个儿子,大部分都是三四十岁,诸葛亮五十多岁就去世了,寿命短让诸葛亮出师未捷先死。刘备、曹操等人虽然活了60多人,但无法与现在相比。
[img]152770[/img]
汉末三国时期,寿命超过60岁的情况相对罕见。至于70岁左右去世的司马懿,当时自然很少见。然而,本文所说的来敏更为强大。对于公元165年出生的来敏,他于公元261年去世,也就是说,他活了大约97岁。在此基础上,来敏成为三国时期蜀汉寿命最长的人。即使在魏蜀吴三国,来敏的寿命也是数一数二的。
一
来敏(165-261年),字敬达,义阳新野人,东汉太中大夫来涉后,司空来艳之子。对于来敏来说,他的父亲来艳是东汉王朝的司空。当时司空和太尉、司徒并称三公,是最显赫的三个官职。因此,就来敏而言,和袁绍、袁术、杨修等人一样,都出生在东汉时期的世家大族。然而,董卓篡夺东汉大权后,袁绍、袁术、来敏等人都不得不离开东汉都城避灾。
就莱敏而言,莱敏跟着妹妹来到荆州。莱敏的丈夫和莱敏的姐夫黄婉是刘章祖母的侄子。刘章派人迎接莱敏,于是随从来进入蜀国。与益州牧刘璋之前的关系,莱敏被视为座上宾。来敏涉猎书籍,精通左氏《春秋》,尤其是《仓颉篇》、《尔雅》的训斥学,喜欢校正古籍文字。来到益州后,莱敏继续从事古籍文字校正工作。
二
[img]152771[/img]
刘备在建安19年(214年)击败益州牧刘璋,平定益州后,任命来敏为代理典校尉。《三国志·来敏传》:“先主定益州,署敏典校尉。其职掌与典学相类。因此,很明显,刘备为来敏设立了一个特殊的官职,这不仅来自东汉家族,而且精通古籍,有一定的真正的才能和学习。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蜀汉正式成立。
蜀汉建立时,汉昭烈帝刘备以刘禅为王子,任命来敏为王子家令。太子家令,即太子家总管的官名。也就是说,王子刘禅的相关事务基本上都交给了来敏。章年(223年),刘备去世,刘禅继位,任命来敏为虎贲中郎将。对虎贲中郎未来来来说,负有保卫皇宫的重任。而这无疑说明来敏得到了后主刘禅的信任,从而把守卫皇宫的重任交给了老臣。
三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总理驻扎在汉中,准备北伐曹魏,邀请敏担任军事祭祀酒和辅军将军。此前,郭嘉被曹操授予军事祭祀酒。因此,对于诸葛亮总理来说,他显然想重用敏感。然而,来到汉中后,莱敏发表了疯狂的言论,并被诸葛罢免。在此背景下,诸葛亮去世前,莱敏从未被蜀汉授予官职,即闲置。
诸葛亮将来敏的老臣与孔融相提并论。东汉末年,孔融因疯狂言论等原因被曹操处死。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五丈原。诸葛亮去世后,来敏回成都担任长秋,不久又被免职。后来逐渐升职为光禄大夫,因过错被免官。因此,很明显,作为蜀汉的老臣,来敏的仕途可谓起伏不定。
[img]152772[/img]
四
@ 对于来敏来说,在蜀汉当官期间,后来多次被贬,都怪他说话不节制,举止违反常识。当然,莱敏曾经帮助过刘禅。总的来说,莱敏在蜀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比如诸葛亮罢官后可以重新启用。相应地,李燕作为刘备的托孤大臣,在被诸葛亮废为平民后,一直未能东山再起。蜀汉后期,后主刘禅让莱敏担任执慎将军,就是想用重大责任的官职来警告和约束自己。到了公元261年,也就是距离蜀汉灭亡只有两年的时候,来敏去世了。
因此,对于活了97岁左右的来敏,在蜀汉取得了好结局。从年龄上看,来敏是蜀汉寿命最长的人。即使在整个魏蜀吴三国中,97岁来敏也是罕见的情况。然而,来敏对蜀汉贡献不大。@ 来敏的儿子来忠博览经学,颇有其父之风,为将军姜维帐下参军,颇受赏识。你觉得这个怎么样?欢迎留下您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三国时期来敏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