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62年以来,西突厥部落在阿斯那都支、李遮行等人的领导下,叛逃大唐,隶属于吐蕃。调露第一年,自力更生的阿斯那都支与部落首领李遮行联合吐蕃,进入安西,准备夺取整个西域,建设强大的西突厥汗国。
同年6月,朝廷讨论发兵讨伐西突厥。裴行俭说:“目前吐蕃气焰嚣张,又值李敬玄战败,刘审礼阵亡,怎么能再出兵西方?裴继续说:“大臣有一个计划。现在波斯王已经去世了。他的儿子泥环师作为人质,仍然留在北京师长安。最好派使者送他回家。当他经过阿斯那都支和李舒行统治区时,他应该能够在没有激烈战斗的情况下抓住他们。唐高宗采纳裴行俭的意见,任命他为安抚大食国使者,并护送泥环师回国,登记为波斯王。裴行节向唐高宗推荐苏州刺史王方翼为副手,王方翼为检校安西都护。
[img]136940[/img]
高宗露调元年(679年)6月,裴行俭一行护送波斯国王泥环师出发。7月抵达西州时,裴行俭曾担任西州都督府长史、安西大都护,并奉诏出使。当地官员和人民来到郊区迎接他们。裴行俭招募了1000多名当地英雄儿童担任随从,并威胁说“天气太热,不适合远行。天气凉爽后,他们会向西移动。”
听到这个消息后,阿斯那都支更不防备了。裴行俭曾担任安西大都护,与西域胡人部落关系良好。当时,许多部落钦佩裴行俭的名字,尊重他的性格,并将他们归属于大唐。在诸胡部落的力量下,裴行节必须拔除西突厥。于是裴行俭平静地召集了龟兹、毗沙、雁栖、疏勒等地的胡酋长,对他们说:“我以前在西州的时候,打猎很开心;进京后,公务很忙,很少有这样的闲暇时间。现在想重温旧情趣,谁愿意和我一起打猎?大家争相要求随行,又召到近万骑。
裴行节假装打猎,巡游荒野,加强训练,编队。几天后,他迅速向西走到离阿使那都支部落十多英里的地方。他已经派了一个亲近他的人去问候他,表明这次旅行纯粹是路过的,导致了不想攻击他的错觉。然后他派使者通知他立即召见他。阿使那都支原本和李舒行约好,秋天一起正式抗拒唐朝使者。突然听说唐军到了,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好带领500多人出来迎接,立刻被裴行俭果断抓获。然后,裴行俭用他的令箭召集他的下属,把他们送到安西碎叶城。然后选择精锐骑兵,轻装前进,日夜突袭西突厥别帅李舒行。在进军的路上,俘获了从李舒行回来的使者和与他同行的李舒行的使者。裴行节释放了李妃的使者,让他先通知李妃,说阿使那都支已经被俘,军队正在进发。李妃见阴谋败露,无奈之下也投降了。
[img]136941[/img]
因此,裴行俭抵押阿史那都支和李舒行回长安,并派兵护送波斯王回国。王方翼留在安西,让他修建碎叶城,刻石碑纪功。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唐朝重建安西四镇,用碎叶代替雁栖为四镇之一。从此,安西四镇改为碎叶﹑龟兹﹑于阗﹑疏勒。唐军主力从碎叶撤退,而波斯王则由西州府兵经护蜂蜜(今阿富汗瓦罕)送往吐火罗国。
裴行俭在历史上是如何活捉突厥可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