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朝第一才子谢灵运仕途不佳?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传说“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源于南朝才子谢灵运。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
“魏晋以来,世界文学才华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其他人分一斗。”(曹子建就是曹植)
他没有吹嘘自己,官方史书认为他“文章之美,江左莫抓”,后世的文学大家都赞不绝口。
然而,这样一个极其聪明的人,却像伟人点评的那样:一辈子都生活在矛盾中。最后杀了自己。
谢灵运的悲剧是时代和个性的共同产物。
[img]134791[/img]
古诗有云:“老王谢堂前燕,飞进普通人家”。由此可见,王谢家族曾经是多么的突出。谢灵运是这两个顶级巨人的混合体。
谢灵云的祖父是著名的谢玄。想想那一年,面对前秦大帝傅坚亲自率领的百万大师,谢玄不畏惧,挺身而出,组织了8万晋军绝地反击,不仅解除了东晋的亡国危机,也间接导致了十六国时期唯一一个被称为“强大帝国”的前秦崩溃。
而谢灵运的曾祖父则更有名,那就是被公认为“书圣”的王羲之。
谢灵运凭借强大的家族基因,年轻时非常聪明。就连读过无数人的祖父谢玄也忍不住称赞:“我儿子太笨了,但他怎么能生下像灵运这样聪明的儿子呢!”
魏晋以来的富裕家庭非常重视儿童教育。谢灵云才华横溢,资源优越。此外,他热爱学习,年轻时成为江南著名人才。在东晋文化圈,谢灵云被公认为第一位文才;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他的衣服和车马被当时的士人视为潮流风向标,热情地跟风模仿。
谢灵运有机会像他的祖先一样成为宰辅,但不幸的是,当时的南朝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化之中。
东晋末年,在百年的内忧外患下,东晋门阀政治面临巨大危机。公元403年,桓玄威胁晋安帝建立桓楚;明年,北府兵将领刘裕在京口举兵,发起了推翻桓氏、光复司马氏朝廷的起义。
公元405年,刘裕彻底清除桓氏残余,迎回晋安帝;但他也顺其自然地成为了新的权臣,逐渐夺取了东晋大权。
但此时,东晋的政治生态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来自贫困家庭的士兵开始抓住门阀家族控制的权力,阶级迭代是不可避免的。
[img]134792[/img]
也就是说,今年,20岁的谢灵运进入了仕途。在贫困军人当政的时代,谢家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光。他只能在刘裕的部长刘毅的指挥下担任记室参军,卫军担任中郎。
公元412年,刘毅被刘裕清除后,谢灵云被征调,先后担任太尉参军、秘书郎、咨询参军、中书侍郎、黄门侍郎等“非主流”职务,距东晋王、谢动位居宰辅风光十万八千里。
公元420年,刘裕称帝,成立南宋。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谢灵运没有被提升,而是从公爵降为侯爵,从2000户到500户。
公元422年,少帝刘义符即位,谢灵运被遣出京城担任永嘉太守;
宋文帝在位后,谢灵运以其独特的诗歌和书法赢得了新皇帝的赞赏。他甚至被称为“二宝”。他被召入首都担任服务员,经常陪宋文帝喝酒、玩耍、谈论诗歌和文字。然而,谢灵运并不满足于这种身份。他故意做了各种违规行为,冒犯了许多人,并被贬低和弹劾。公元432年,它被流放到广州,然后因某种原因被当地正法。
冰冻三尺不是一天之寒,谢灵运的悲剧命运,其实有两个主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刘宋的建立代表着世家大族身份和地位的彻底变化。
刘裕作为一个出身贫寒的皇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过程中杀害了异国他人,打破了原来的权力平衡;宋文帝继位后,虽然他表面上尊重士族,但这只是暂时赢得稳定局面的权宜之计。士族政治地位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对于才华横溢的谢灵运来说,刘宋历任皇帝只是把他当作皇家文人,不可能让他进入权力中心。
面对这一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一些大家庭开始改变思维,积极与刘宋合作,适应自己的新角色。最具代表性的是琅邪王。在刘裕夺权、宋文帝巩固政权的过程中,这个家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获得的权力不是以前的样子,但至少没有受到严重打击。
而谢灵运所在的陈郡谢氏则完全相反:他们被杀得最惨,谢混,谢晦,谢灵运,谢综,谢约...很难一个接一个地结束。这自然是谢氏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但也与他们未能积极改变思维有关。谢灵云就是典型的代表。
主观原因: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固执思维。
因为出生在顶级家庭,才华横溢,谢灵对权力极其热衷,在政治上非常自负:“自称能参权”,说白了就是想当宰相。
然而,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面对统治者只把自己当作学者的残酷现实,自豪的谢灵运变得越来越极端和愤怒,故意做出各种不寻常的行为:
少帝期间,谢灵运对别人当政不满,挑拨离间,诽谤大臣。司徒徐羡之等人不胜其烦,把他带出京城当永嘉太守;
当他到达永嘉县时,谢灵云忽视了政府事务。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外面旅行,到处唱诗作赋,把人民的各种诉讼放在一边;一年后,当他厌倦了玩耍时,他说他生病了,离开了公司。亲戚朋友写信劝告,都被当作耳风。
后来被征召入京,宋文帝问他在路上写了什么作品,谢灵运回答说:“一首《过庐陵墓下作》。
庐陵王是谁?刘一真和谢灵运关系很好。公元424年,徐羡之、傅亮、檀道济等人发动政变,杀害少帝刘一符;排名靠后的刘一真理应该继位,但后来也被杀了,轮到刘一龙了。
了解这种关系,就能明白谢灵运的上述回答有多傲慢、粗鲁,甚至等同于挑衅、叛逆。
然而,刘义龙并没有攻击,而是把他任命为个人文人,日夜召见。谢灵云越来越不满,经常故意假装生病,热衷于在家里种树种花,培养情感。当然,他最喜欢的游戏自然不会被拉下来,经常跑出首都十天半月,也从不请假。
刘义龙只能暗示他回家休养。然而,在家乡,谢灵云仍然放荡不羁,对自己的言行毫无约束,最终得罪了当地官员,并被一纸奏宣告为黑人。
然而,刘义龙又让他担任临川内史,并将工资增加到2000块石头。然而,谢灵云仍然走自己的路,再次被弹劾,就像永嘉太守时一样。
然而,刘义隆仍然没有死。为了扭转局面,他把谢灵运带到了广州。然而,听说有人试图在路上劫持他,刘义隆再也受不了了了。他用一张诏书当场正法。一代人才,终年49岁。
谢灵运的职场经历自然让人同情,但在那个社会快速发展的大格局下,任何想要控制自己命运的人,都要忍受生活,认清形势,选择正确的出路。在这个乱世里,谢灵运一如既往的坦率、任性、疯狂,悲剧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为什么南朝第一才子谢灵运仕途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