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世界一片混乱,英雄众多。经过竞争,各行各业的英雄和英雄终于得到了世界的三分。魏、蜀、吴三国成立,形成了分离状态。在所有政权中,曹操所代表的魏国实力最强,这一切都是曹操无数能人努力的结果。
当然,在这些人中,也有一些人默默付出,却没有获得好名声。比如于禁就是其中之一。于禁的功劳甚至比张辽还要大,但他死得很惨,晚节也没有保障。他被骂了1700年。
[img]133741[/img]
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南)人,原本是鲍信部将军。鲍信死后,他被元朗介绍给曹操。于禁性格坚定,工作稳重,对下属也相当严格。在“五子良将”中,于禁受到曹操的重视。曹操曾评价他“古代名将”。
当然,一开始,于禁并没有获得很高的职位。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一步步从小军官升职。后来,于禁成了曹操手中的利刃。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攻打吕布,防止张绣,拒绝袁绍,征服刘备。他在每一场战斗中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于禁最喜欢曹操的是他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士兵,为了维护军法,他毫不犹豫地杀死了他的老朋友。因此,于禁也受到曹操的赞扬,胜过古代著名将军。
公元216年,于禁成为左将军,拥有假战斧的特权。也就是说,他可以杀死不到200块石头的官员,独立发动战争,而无需死亡。能够获得这种特权的人自然是对曹操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img]133742[/img]
于禁的战斗能力不容低估。在他参军的30多年里,他几乎没有失败。唯一的缺点是他在219年输给了关羽,导致了大量士兵死亡的悲惨结局。正是这场战争使人们认为于禁的能力并不突出。
但很多人不知道,在禁令前的日子里,他可以被称为曹操的一半,征用黄巾,平叛乱,拒绝袁绍,你可以在每一场战斗中看到他的身影。于禁的成就甚至远高于张辽。
然而,公元219年,关羽淹没了七军之战,这是于禁一生的痛苦。他的阵营几乎全军覆灭,于禁不得不选择投降。于禁的投降自然被鄙视,所以他最终死于大臣和曹丕的羞辱。这种死亡方式对士兵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甚至比夏侯元被黄忠杀害还要惨。
因此,很多时候,人们对事物是不公平的。我们可能会否认一件事,否认一个人的生活。这种做法往往很容易让人心寒。就像北宋诗人孔平仲感叹的“英雄成败都是偶然的”。事实上,世界上一切都是这样的。你觉得吗?
历史上于禁对曹魏的贡献是什么?死后骂名的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