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皇帝的故事,为什么曹魏三代实权皇帝都让司马懿走?你不怕尾巴大吗?
曹魏是一个特别奇怪的王朝。除了真正的创始人曹操,剩下的皇帝对亲戚的怀疑远远超过对其他氏族的怀疑。残酷的内斗使本该强大的曹魏宗室支离破碎。司马懿作为氏族领袖,也在宗室内斗中稳步发展,成为曹魏政权的掘墓者。你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看看曹魏的前三代皇帝的具体情况。
[img]114586[/img]
第一代:曹操,魏武帝
虽然曹操生前没有当过皇帝,但他却是曹魏政权的真正奠基人。他的儿子曹丕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了一个桃子。说曹魏前三代,必须说曹操。曹操的时代并不总是那么复杂。他是唯一一个真正想杀死司马懿或不介意杀死司马懿的人。他早就看到了所谓的“鹰视狼顾”之相,也明白了司马懿的才华,绝不是普通人能对抗的。司马懿真的很害怕曹操,甚至假装生病10年。然而,在曹操时代,世界还没有完全平静下来。曹操既需要士族的支持,也需要人才的支持。即使他真的想移动氏族,他也必须找到足够的理由。例如,如果杨修没有私下命令部队收拾东西撤退,曹操就不会杀了他。司马懿既是士族又是人才,从不犯错。即使曹操想杀他,也找不到理由。司马懿能活在曹操的时代,这意味着侥幸。
第二代:曹丕,魏文帝
曹丕时代是曹魏宗室怀疑的开始。事实上,我们应该责怪曹操为什么会形成怀疑。曹操最早选择的继任者是曹冲,但曹冲早逝。曹操哭曹冲时,曾对其他儿子说过一句非常伤人的话:“曹冲的死是我的不幸,但这是你的幸运!”曹丕,一个想听这句话的长子,心里不会好受的。
而接下来的桥段,我们都很熟悉。曹操一直喜欢才高八斗的曹植,对相对沉闷的曹丕并不十分满意。但曹植肆意行事,经常喝酒误事,让曹操觉得儿子只会夸夸其谈,于是选择曹丕继承自己的地位。这个阶段,兄弟俩明争暗斗,对感情伤害很大。后来有传言说曹植在感情上与曹丕的妻子甄宓纠缠不清。结果,这些事实和流言蜚语迫使曹丕一度想杀死这个一奶同胞的兄弟。如果曹植七步成诗没有感动曹丕,他的生命可能是危险的。
[img]114587[/img]
而且伤害曹丕感情的不仅仅是曹植。曹彰,他的另一个兄弟,也做了一件没人能忍受的事。曹操曾经问过三兄弟的志向,曹彰曾经明确表示,他想成为一名将军。这让曹丕、曹植两兄弟争斗时,谁也没想到曹彰能横插一杠。但没想到曹操一死,曹彰就带领军队围困洛阳,曹丕差点被杀。后来,在氏族的支持下,他通过了危险。虽然这件事没有出现在正史上,但它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曹丕即位后突然开始与原本中立的兄弟打交道。即使不是真的,曹彰也一定做了对不起曹丕的事。
两个兄弟都不可靠,更不用说别人了!最后,曹丕一代热衷于监禁自己的家族。他越接近自己的血缘关系,就越痛苦。相反,他非常信任司马家族这样的家族。不到十年,曹氏族的实力就大大削弱了。
第三代:曹睿,魏明帝
曹睿基本上没什么好说的。在他的时代,宗族的实力已经大大削弱。曹真和曹休去世后,信任的宗族中只剩下一些一事无成的草包。司马懿是唯一能防御诸葛亮北伐的人。曹睿不明白司马懿的威胁,但真的没有办法。他的担忧和他的祖父曹操一样。
[img]114588[/img]
曹睿去世时,司马懿虽然是托孤重臣,但却用曹爽来制衡司马懿。用曹爽,也是曹睿的无奈,宗亲中真的没有人能用。曹睿给曹爽的权力可以说是“代行皇权”。只要他一路稳妥行事,就不难支持魏国到司马懿去世。曹爽一开始确实压制了司马懿。但偏偏曹爽就是不争气,在公元249年露出破绽,惨败于高平陵之变。最后,他不仅死了,还连累了曹魏江山。
需要说的是,司马氏建立的西晋,吸取了曹魏的教训,给了宗族足够的权力和实力。只后悔矫枉过正,导致八王之乱,也形成悲剧。
曹魏三代君主都有实权 为什么他们不杀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