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璩(qú)(~865),字莹之,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唐代宰相,官部尚书高元裕的儿子。
出生于渤海高氏,勤奋好学。大中三年(849),进士及第,起家学校书郎,武昌军节掌书记,历任益州(白敏中)从事、协律郎、右拾遗工作,迁往翰林学士、日常生活郎、知识分子、右翼建议医生,授工兵二部侍郎。唐一宗即位,担任剑南东川节度使,拜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中书侍郎,平章事。
咸通五年(864)去世,享年四十七,追赠司空,葬于伊阙县何晏范村白沙原。
[img]111704[/img]
人物生平
高曲是北齐皇族的后裔。他的祖先高士廉在唐太宗朝拜相。虽然高家并不高贵,但高曲的叔叔高少逸和父亲高元裕都成了著名的朝廷大臣。唐宣宗时期849年,高曲进士,后来当地工作人员。高曲的传记没有记载他在哪一年中进士,但崔彦昭的传记记载崔彦昭、高曲和赵隐在同一年中进士,并指出崔彦昭是849年中进士。宣宗年间,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尽管翰林学士当时被提拔是罕事,但高曲却被提拔为建议医生。唐宣宗之子唐懿宗继位后,高曲任东川节度使,不久又被召回长安任兵部侍郎,授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两个月后,他去世了,被追死了。但高曲生前与不良人士交往频繁,在太常博士曹烨的坚持下,他得了一个“刺”的恶死。
高曲:唐懿宗时期宰相,他为何得了一个【刺】的恶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