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徐盛在东吴的地位如何?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徐盛以勇武而闻名。 接下来,让我们带来历史故事。让我们看看!

黄武三年(224年),魏文帝曹丕以孙权拒绝送儿子为由,大举攻打吴。曹丕亲自率领10万军队南征,准备一举荡平江东。结果,在与吴军作战之前,他被吴将徐盛修建的百里围墙吓跑了。那么徐盛为什么能吓跑曹丕呢?

一、投靠孙权

徐盛早年逃离战争,从家乡琅琊搬到江东吴军。他以勇敢和好斗而闻名。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去世,弟弟孙权接管江东。孙权知道徐盛勇敢善良,于是任命他为其他司马和柴桑县长,带领500名精兵驻扎在当地,抵抗刘表面的黄祖。

黄祖认为孙权年轻易欺负,于是派儿子黄射率数千精兵沿江攻打柴桑。当时徐盛手下不到200个士卒,但他毫不畏惧,坚守城市。徐盛先用弓箭射杀敌人1000多人,然后率军出城攻击,大败黄射。黄射经过这场战斗,意识到徐盛的勇敢,吓得再也不敢入侵柴桑了。听到大喜,孙权晋升徐盛为校尉,芜湖令。随后徐盛奉命讨伐临城山越,将其平定下来,升任中郎将。

[img]99993[/img]

二、与曹操作战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南征孙权,进军助须口,徐盛随孙权抵抗曹军,将其击退。后来曹军大规模进攻横江,徐盛率军抵抗。结果,吴军乘坐的战舰遭遇风暴,被刮到长江北岸。众将怕曹军,不敢出船作战。于是徐盛独自率军登陆,身先士卒冲进曹军阵中砍杀。曹军被徐盛的勇敢吓坏了,于是纷纷逃走。最后,徐盛凯旋而归,受到孙权的高度赞扬。

三、志向高远

黄初二(221年),孙权担心刘备为关羽报仇伐吴,魏文帝曹丕趁火抢劫,于是主动称曹魏为臣。曹丕喜出望外,于是派邢贞封孙权为吴王。于是孙权亲自去都亭迎接邢贞。邢贞以为孙权怕魏,所以态度傲慢,这让张昭和徐盛非常生气。

徐生对同事们说:“我们不能站起来为主人消灭魏蜀,统治世界。相反,让主人和邢贞签订联盟不是很可耻吗?”邢贞听了很惊讶,对随从说:“江东有徐盛这样的将军,恐怕不是真的服从魏,不会活很长时间。”孙权称赞徐盛的忠诚,所以他被授予武术将军、都亭侯和庐江太守。

三、抵御魏蜀

黄初三年(222年),刘备东下伐吴,为弟弟关羽报仇。最终刘备遭到陆逊火攻,惨败而逃。于是徐盛乘胜追击,攻下蜀军许多营寨。曹丕趁机分兵三路伐吴,派东大将军曹休进入洞口。因此,徐盛与吕范、全聪渡过长江,抵御魏军。结果,吴军遭遇了大风,失去了许多战船和士卒。于是徐盛收拾剩下的兵马,与曹休隔着长江对峙。曹休鄙视吴军,于是派兵攻打徐盛。徐盛率兵拼死作战,击退魏军。曹休看到吴军英勇顽强,不得不撤退。孙权更加重视徐盛,封他为安东将军、芜湖侯。

[img]99994[/img]

四、吓退曹丕

魏文帝大放异彩,有渡江之志。盛建计从建筑围成薄落,围成假楼,河中浮船。将军们认为这是无用的,盛不听,固立之。文帝去广陵时,惊呆了,弥漫了数百英里,河水盛长,导致军队撤退。将军是伏击。(三国志·徐盛传)

黄武三年(224年),曹丕大举攻吴,想一鼓作气,平定江南。于是徐盛向孙权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栏,修建围栏,并在墙上设置假箭楼,让长江上飘满战船。吴军众将认为此举无用,于是反对。但孙权在徐盛的坚持下采取了这一计划。当曹丕到达广陵时,他看到江南的墙壁绵延数百英里。河里满是战船,河水汹涌澎湃。他既震惊又钦佩孙吴的实力。他还叹了口气,魏军虽强,但无用,于是退役。吴军众将见面,纷纷称赞徐盛很有策略。徐盛病逝不久。

总的来说,徐盛是东吴著名的将军。他勇敢善战,不怕生死。他多次带头冲进魏军阵营,击败魏军,为巩固东吴在江南的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曹丕伐吴时,徐盛修建了一道百里墙,长江上仍然装满了战舰,这让曹魏意识到了孙吴的力量,让不擅长水战的魏军更加害怕,不得不退却。


徐盛在东吴的地位如何?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徐盛在东吴的地位如何?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