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金庸、梁羽生等人为代表的新型武侠小说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大陆,几乎都提到了少林派,并将其与武当派分别视为和尚、道的正宗武术,使人们形成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印象。
有正宗的圣地——以河南嵩山少林寺为主,以福建南少林为辅;有圣地就有圣人。在新的武侠小说中,少林武术的创始人是印度和尚,名叫达摩。
去过嵩山少林寺的人都知道那里有一个达摩洞。据说达摩最初是在这里练习的。由于面墙时间过长,达摩仍然可以看到石墙上反映的图像。当然,这种说法有点超现实主义。
达摩,又称“达磨”和“菩提达摩”,被中国佛教禅宗视为开山祖师。然而,达摩是谁,出生在哪里,何时,却有不同的看法。
元代僧人觉岸的《释氏稽古略》和梁代的《高僧传》明确表示:他出生在南天竺(印度),婆罗门族,是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出家后,他致力于大乘佛法,出家后从般若多罗大师身边。另一种说法是,他是波斯人。北魏人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说:“有时候会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胡人也会起源于荒裔,来中国旅游。”
[img]78280[/img]
以上三本书都是佛教研究的重要文献,但记录却相差甚远。南天竺相当于印度,波斯相当于伊朗。达摩是印度人还是伊朗人?这是一个无头公案。
菩提达摩从小就很聪明,香至王对佛法很虔诚,所以菩提达摩从小就能环游佛经,在交谈中也会有精辟的见解。
在游览天竺时,般若多尊者一路弘扬佛教,教育众生。菩提达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及众生的理想和丰富的佛教智慧所吸引,崇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门下成为禅宗的门徒,并希望统一当时印度分裂的佛教思想,使佛教在印度重新振兴。
[img]78281[/img]
后来菩提达摩继承了师父的衣钵,在天竺弘扬了佛教。
520~526年,他从印度航海到广州,从这里北行到北魏,到处用禅法教人。
有一天,达摩向他的主人求教:“我得到佛法后应该在哪里传播?”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他还说:“到达震旦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欢自己的职业,不能理解佛教。”。
按照师父的指示,达摩准备好行李,开着一艘船,乘风破浪,漂洋过海。他花了三年时间来到中国。达摩到达中国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并迅速向金陵报告。梁武帝小燕立即派使臣带达摩到京都,接风洗尘,客人相待。
达摩是禅宗大乘派,普渡众生。因为他们的想法不同,每次谈到佛教,他们总是不投机。武帝无法理解。这时,达摩觉得南京不是一个长期活动的地方,于是他告别了小燕,渡江北进魏。
一苇渡江
达摩与梁武帝交谈后,梁武帝深感遗憾。得知达摩离开后,他立即派人骑骡子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的山峰突然关闭,一群人被夹在两个山峰之间。达摩正走到河边,看到有人来了,就在河边折了一根芦苇,放进河里,变成了一艘船,漂浮在河里。
到目前为止,人们仍然称幕府山的山峰为夹骡峰,称山北麓达摩休息的山洞为达摩洞。
达摩“一芦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再到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墙修行。到目前为止,定山寺还有“达摩岩”、“宴坐石”、达摩画像碑等遗迹。其中,达摩画像碑是中国最早的达摩画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的祖师碑早120多年。定山寺成为禅宗的重要丛林,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
[img]78282[/img]
少林禅缘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抵达嵩山少林寺,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见寺坐禅。
达摩看到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幽静,佛教繁荣,谈吐亲吻。我以为这真的是佛教难得的净土。于是,他把少林寺作为他传教的道场。收集僧侣和徒弟,首先传播禅宗。
从此,达摩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
随着中国禅宗的发展,达摩逐渐成为一个传奇人物。
事实上,达摩来华后去过少林寺吗?答案令人困惑。
达摩来中土后的活动路线都是根据《旧唐书·方伎传》记载的。然而,关于《旧唐书》的作者是谁,仍有争议。一般来说,五代后晋的刘。刘鹏生活的时代距达摩生活的时代已有400多年。前面提到达摩的《洛阳伽蓝记》、《高僧传》、《续高僧传》都没有提到达摩去过少林寺,《旧唐书》中的说法值得怀疑。
一些学者认为达摩与少林寺和少林武术无关。
如果达摩没有去过少林寺,少林寺有很多与达摩有关的遗迹和遗物,比如千佛殿前的“达摩亭”、天王殿西北的“一芦渡江”石像,少室山脚下的“达摩庵”、少室山顶上的“达摩洞”、如何解释“面壁石”等?
唯一有道理的解释是,达摩在少林寺成立之前确实去过少林山,所以后来的《旧唐书》等书把后事加到了前人身上,说达摩“寓于少林寺”。
近代的研究结果表明,少林寺的第二位主持人稠禅师是将武术带到少林寺并发扬光大的。稠禅师又名僧稠,祖籍河北昌黎。
稠禅师谢世后,骨灰分别分为登封少林寺和安阳云门寺两部分,这也证明了稠禅师进入少林寺前与安阳寺有着深厚的渊源。据说少林武术的来源应该在河南省安阳市叶下寺,这与达摩无关。
少林武术的创始人达摩?事实上,他甚至没有去过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