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马腾在凉州抵御外族入侵,是大汉的忠臣。恐怕我不知道马腾早年是背叛大汉朝廷的“反贼”!
中平五年(188年),凉州刺史耿鄙带政府军去攻打韩遂等人的叛军时,军队发生了轩然大波。作为军司马,马腾没有保护主人,而是面临叛变,成为了反贼。
另一位著名学者,北方的傅谢,作为汉阳县的太守,守卫着东汉政府在凉州的最后一个位置。在孤立的时候,他仍然拒绝投降,并选择死亡。
与傅谢相比,马腾的性格一目了然。
马腾后来与韩遂争权互斗,被打败,随后从凉州迁入关中,凉州成为韩遂、宋建等人割据的地盘。
马腾在关中的时候,也帮助司隶校尉钟友对抗并州刺史高干的叛乱,做出了贡献,但是他怎么能抵御外族的贡献呢?什么都没有!
曹魏帝国分别面临四个北方异族:
乌桓
在击败袁尚后,曹操占领了河北,然后与北方少数民族接触成为另一项政府事务。
幽州渔阳人阎柔与乌桓人关系良好。在官渡之战中,他和田豫、鲜于辅一起向曹操示好。曹操夺取河北后,阎柔、田豫、鲜于辅成为曹操安抚乌桓人的关键人物。
曹操时期,这三个人在保全幽州、安抚异族、平定叛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乌桓人和鲜卑人是世仇,乌桓人也需要依靠汉人来对抗鲜卑,
第二,乌桓人也有亲袁氏的部落,但大部分在柳城之战(建安十二年,207年)被曹操淘汰。剩下的乌桓人陆续归属曹操。
@ 后来,乌桓人也有零星叛乱,但实力不强,很快就被消灭了。
[img]62622[/img]
【汉末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
匈奴
在于夫罗的带领下,南匈奴人曾在汉末乱世时在中原作乱。建安元年,南匈奴人迎接汉献帝东归,成功洗白,得到汉廷认可,并被封为,返回原驻地(河东、太原)。
以前,南匈奴人也选择帮助长安朝廷与曹操作战,结仇。然而,随着曹操控制朝廷,双方逐渐达成和解,曹操赎回了匈奴劫持的蔡文姬。
建安21年(216年),曹操在叶被称为魏王时,南匈奴人亲自前往叶城道贺,却被曹操拘留在叶城,让左贤王卑回去领权。
[img]62623[/img]
【汉末南匈奴单于呼厨泉】
可以说,南匈奴从此没有造反的能力,只想恢复与汉人合作的状态。
此外,曹操任命的并州刺史梁习也有出色的能力。
梁习在并州工作了20年,各种外国人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给并州带来了宝贵的和平环境。因此,当时的老人说,他们从未见过梁习这样一个有能力的刺史。
鲜卑
鲜卑一般生活在塞外。汉灵帝时,他的首领谭石槐统一了鲜卑部落,每年骚扰东汉帝国的北方边境,造成官民死亡和大量财产损失。
汉灵帝怒不可遏,还征兵大军讨伐檀石槐,结果一败涂地。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檀香槐死后,他的儿子和连没有能力统一鲜卑部落。鲜卑部落又分裂内讧了。从那时起,鲜卑骚扰边境已经成为一个小部落,其破坏性大大降低。
曹操统一河北后,鲜卑部落首领步根和柯比可以在阎柔的建议下向曹操示好。然而,这两个人一直在争权夺利。魏明帝时期,步根可以被柯比杀死。
柯比是一个来自鲜卑的小部落,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吞并,发展成为鲜卑部落的老板。即便如此,陈寿还是评价他的实力没有达到当时前辈檀石槐的水平。
《鲜卑传》:(柯)比能众更强,控弦超过10万。每一张钞票都有一点财产,平均分配。目前,一场决斗最终是无私的。所以大家都很害怕得众的死力,剩下的大人都很害怕,但还是比不上檀香槐。
[img]62624[/img]
【可比可游戏形象】
西晋开国后不久,鲜卑首领的秃发树功能在凉州等边境混乱,也击败了胡烈等晋朝将领。最后,几天后,他被文阳打败了。
羌人
羌人在东汉时期闹得很凶。他们在凉州混乱了几十年,最终还是被东汉政府镇压了。桓灵时期,凉州还生产了三位著名的“凉州三明”将军(皇甫规、张宏、段炯)。他们的名声实际上是基于羌族的骨头。
羌人失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羌人中没有一位能统一所有部落的首领。
据《后汉书》记载,羌族部落有150多种,其中凉州有10多个,其中包括亲汉部落,如黄忠义从,他们为汉廷效力,帮助汉军打击其他叛逆羌族。
羌乱在汉末三国时期,也不足以为患,凉州更大的隐患是地方豪强割据,羌人只是他们的雇佣兵,盟友。
北伐时,诸葛亮派人联系一些羌族部落,结盟对抗曹魏帝国。
对曹魏帝国来说,羌族军队只是疥疮,蜀汉军队是必须重视的敌对主力军。
汉末抵御外族的英雄是谁?反正马腾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