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佛法”,很多人一定觉得玄之又玄。一方面,他们似乎追求“空”,另一方面,他们不能坚持“空”。是空还是空?如果用心去理解是不可理解的。事实上,不同的人对佛法有不同的理解。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你也可以在苹果树下顿悟。佛法是一样的,只看不同的角度。例如,虚云禅师在120岁圆寂时留下了一个字,代表了他对佛法的理解。
[img]59318[/img]
虚云禅师184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俗称萧古岩。他出生时,他的母亲去世了。虚云是由普通母亲抚养长大的。像大多数人一样,虚云从小就读儒家书籍。他的家人希望他将来能取得好名声,以光宗耀祖。
然而,虚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仕途,反而对佛教充满了兴趣。虚云也是一个很有佛缘的人。13岁时,他的祖母去世了。他邀请了一位僧侣在家当法师。他对僧侣们读的咒语很好奇,所以他找到了一本佛经来学习。出乎意料的是,他被迷住了。
[img]59319[/img]
父亲看着儿子越来越错,所以他决定娶两个妻子,虚云只能听父亲的安排,虽然两个妻子进门,但虚云对他们不感兴趣,越来越坚定他的佛心,最后在19岁的爱抢劫福建鼓山涌泉寺和尚。
他曾在涌泉寺担任过许多工作,如花园、行堂和座位。然而,虚云觉得他并没有真正理解佛教,看不到世界和生活。四年后,他辞去了所有的工作,跑到后山的洞穴里努力学习。当他饿的时候,他吃松果,当他渴的时候,他和小溪在一起。几年后。
[img]59320[/img]
有一天,虚云坐在岩石间。我不知道赤脚僧侣从哪里来。僧侣们看到虚云摇摇头,一句话也没说。虚云问,师傅为什么摇头?赤脚僧侣说:“你不能理解佛教。你最好去天台山拜师。”
虚云听了赤脚和尚的建议,于是来到天台山华顶龙泉庵,拜了融镜老法师为师。虚云用心理解了师傅说的每一句话,最终对佛法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把自己的想法贯穿到佛法中。渐渐地,他的言行都透露出来了。
[img]59321[/img]
后来,虚云来到高冢寺的禅堂进行实践。此时,他已经能够达到万念顿息的水平,这是他日复一日的实践所得。虚云开悟后,从悟法到弘法。光绪32年(199年)〇六年)他来到上海,修建寺庙,向信徒传播佛法。
1936年,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关键时刻。虚云建议整个寺庙的僧侣每天祈祷2小时,为前线的抗日英雄祈祷消灾。与此同时,他以身作则,带领整个寺庙的僧侣们收缩衣服和节食,向国家捐赠食物。当时,虚云已经是一位著名的禅师了。他捐出了许多信徒支持的所有资金,这已经是一大笔钱了。
[img]59322[/img]
1959年,人生悟法和弘法的虚云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临终前,人们拿起一支笔,手里写着一个“戒”字,然后死了。这个“戒”很容易理解,但大多数人永远无法理解。俗人终究是被欲望控制的人。有多少人能像虚云禅师一样真正理解?
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得道高僧!虚云禅师参悟佛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