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人民起义之所以能在早期取得辉煌成就,主要是因为包括华侨在内的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附庸军队的消极厌战。同时,起义军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起义火势迅速燃烧时,蒂博尼哥罗清楚地意识到,他面对的敌人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殖民军,还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起义军人,充满愤怒和勇敢的精神,这是压倒敌人的重要因素,但起义军没有任何军事训练,武器主要是木棍、竹矛、剑等冷武器,缺乏大炮等重型武器和枪支弹药,所以不能与敌人进行大规模的积极战斗(包括阵地战、战斗)。蒂博尼哥罗建立了游击战的军事路线,使用东西战术,或者使用有利的地形进行伏击战,或者进行夜袭战,或者拖垮敌人,然后突然包围猛击。这场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使荷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敌人因过度疲劳而死于战争。
然而,这种战略和战术要求起义军逐步向正规军过渡,不断建立基地,补充人民的兵力和支持。一旦它成为一场纯粹的消费战争,它就不能发展到一个新的军事水平,起义军的结果就不能得到巩固和扩大,革命力量也会因为敌人的军事和心理进攻而被削弱。蒂博尼哥罗刚刚走上了从活力到被动失败的道路。
失败原因
除上述游击战战战略战术存在根本缺陷外,爪哇人民大起义由强转弱、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如下:
与敌人和我们相比,军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除了派遣大量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援军(最多21000人)外,荷兰军队还在游击区修建了数百座堡垒,以划分和封锁叛军的活动区。
起义领袖蒂博尼哥罗是伊斯兰教徒。他将起义纳入“圣战”,排斥异教徒,限制不同信仰的居民参与反殖民主义斗争,甚至被殖民者利用。
虽然蒂博尼哥罗爱国,反对荷兰,但他受到封建主阶级本质的束缚,在政治和经济革命的同时没有进行武装斗争,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也没有得到满足。因此,他不能把民族解放战争从一场胜利推向另一场胜利,这只能是昙花一现。
起义缺乏强大的统一领导。许多地区的起义是自发的。他们各自战斗,不能形成拳头,很容易被分割和打破。虽然起义军主要是游击战,但它没有建立一个巩固的革命基地。一旦革命高潮过去,失去了战争主动权,起义军就被迫四处逃跑。
封建王公贵族投降叛变,加速了起义失败。
历史意义
虽然爪哇人民起义失败了,但它消灭了1.5万多名荷兰士兵,消耗了2000万荷兰盾牌,烧毁了无数种植园,惩罚了许多殖民官员,强烈震惊了荷兰殖民者的统治,为亚洲人民的民族解放树立了榜样。
为什么爪哇人民起义失败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