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凌烟阁今天在哪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什么男儿不带吴钩,收关山五十州?
请暂时去凌烟阁,若书生万户侯?
——李贺
此时,我们可以从唐代诗人李贺所描述的凌烟阁的故事中看出,李贺有多骄傲和抱负,他有多崇拜凌烟阁,希望进入凌烟阁。
[img]58473[/img]
什么是凌烟阁?
凌烟阁原本是唐朝太极宫不起眼的小阁楼,但唐太宗李世民的决定突然改变了他的命运,就像鸡变成凤凰一样,立刻成为世界眼中的焦点,这种关注持续了数百年,成为整个唐朝的纽带。
[img]58474[/img]
贞观十七年二月,年过半百的李世民想起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魄,感慨万千。于是命人在凌烟阁描绘了24位开国功臣的画像,用来标榜功业,大肆宣传。后人把凌烟阁比作成功的代名词。
既然凌烟阁如此受人崇拜,那么这24个人能进入的标准是什么呢?
进入标准有四点:
[img]58475[/img]
唐朝成立时,能够运筹帷幄,胜于千里之外的人;能够为唐朝霸权开拓领土、奉献的人可以进入;比如秦叔宝、尉迟恭、侯君集。
知识水平高、品德高尚的人可以进入。
在秦王府,忠心耿耿地追随自己,立下大功的老部下。
在即位后为自己服务,为大唐开辟疆土的人。
这四点只需要满足一点就可以进入,但不知道细心的朋友有没有发现问题;
[img]58476[/img]
为什么李世民要建立凌烟阁?只是为了标榜功名吗?
事实上,李世民建立凌烟馆还有其他目的。据史料记载,李世民非常善于认识人才,喜欢探索人才,喜欢接受人才供自己使用。为了为世界树立一个光明的榜样,他建立了凌烟馆。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纪念岁月。在建立凌烟馆之前,魏征去世不久;这时,李世民意识到,一些与世界作战的兄弟已经去世,一些白发鬓角和英雄头发已经消失;当一个人老了,很容易记住过去。用现在的话来说,李世民建立这个凌烟馆也是为了纪念他的青春。
[img]58477[/img]
第三个原因是宣布李世民政权的合法性。众所周知,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事变、杀兄逼父获得的王位;虽然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他对这件事非常不自信,害怕人们说出来。我们可以从凌烟阁的24位英雄中看到:
在这些英雄中,有22人与玄武门事件直接或间接相关,如尉迟恭和秦叔宝。他们与秦王李世民作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还参与了玄武门事件,杀死了王子李建成;方玄龄和杜如晦不仅为唐朝的建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还参与了玄武门事件的规划;还有魏征,原王子李建成阵营的人,李世民在李世民众多王位之后依附。
[img]58478[/img]
这给我们传达了一个消息,这24位英雄是开国英雄,都与玄武门事件有关,连王子都依附于李世民,李世民是正统的。
后来的凌烟阁
如果说李世民时期的凌烟阁展现了盛唐的壮丽气象,那么后来的凌烟阁就是帝国首脑的无奈。
唐代宗时期,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们进入了凌烟阁,与功臣们一起进入了安史之乱的反贼。
[img]58479[/img]
一些参与安史之乱的将军后来投降了。虽然他们投降了,但他们仍然手里拿着重兵;为了安抚他们,降将也进入了凌烟阁。
此时的凌烟阁一方面是表彰,另一方面是安抚,成为制衡与妥协的工具。
[img]58480[/img]
唐德宗时期做得太多了。当时是唐末。当时宦官权势汹涌,甚至可以影响皇帝的废除(不知道李世民知道后会怎么想,后人怎么会这么不堪?)。
当时唐德宗被大宦官刘季述囚禁,要求他立即传给王子,但神策军突然袭击并杀死了大宦官,救出了皇帝。
[img]58481[/img]
唐德宗把救自己的神策军将领的画像挂在凌烟阁里;多儿戏啊!
想想当初进入凌烟阁的二十四英雄战绩有多辉煌,到了当代末期有多无奈!我不禁想到一个词,叫做“盛衰”;
我有话说
[img]58482[/img]
从初唐到唐末,凌烟阁进入了100多人。他名义上是英雄,但后期却参差不齐。连宦官都能进去,可怜唐末的悲惨结局;即使像盛唐一样强大,所有国家都崇拜了数百年,但他们仍然无法逃脱衰落的命运。太可悲了...
唐朝的凌烟阁在哪里?什么样的人可以进入凌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