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只是指从清朝同治年间到中华民国的历史时期,中原人民到关东谋生的历史。
[img]56454[/img]
关东主要是指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四盟市(蒙东起源于关东),现在被称为“东北”,明朝俗称“关东”,清朝被称为满洲东三省。
19世纪,中国黄河下游遭遇多年灾难,黄河下游的中原人闯入东北。
19世纪,黄河下游遭受了多年的灾难,但清政府仍然禁止关闭。不管禁令如何,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闯入”关东,这就是“闯入关东”的起源。
公元1855年,一场罕见的洪水袭击了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区。洪水冲破了大运河,水运不得不改变道路和海洋。依靠水运生存的人们不得不面临严重的生计困难。此外,清末各种严厉的捐赠和杂税已成为当时破产农民自我救赎的主要途径。
[img]56455[/img]
闯关东的人多为山东人和河北人。从清初到民国,内地闯关东的人数达到了3000万,大部分都是因为自然灾害和战争而被迫谋生的人。他们需要克服从大陆到关东的各种困难,要么漂洋过海,要么穿越山川。他们钻山林,涉河,挨饿,斗野兽,避土匪..他们突破了许多障碍,最终来到关东谋生。
闯关东发生在什么时候?当时的人为什么要闯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