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显祖(1550年9月24日至1616年7月29日)字义依旧,名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中国明代戏曲家、作家。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唐家山(今福州市)。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53876[/img]
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不仅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过天文地理、医学占卜诸书。在南京,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先后担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任。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目睹了当时官僚腐败,愤怒地上了《论辅臣科臣疏》,激怒了皇帝,被贬为徐闻典史。后来被调到浙江遂昌知县,一任五年,成绩斐然。然而,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怒地抛弃了官员。在家期间,一方面希望有“报知遇”的日子,另一方面又希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臣,吟咏升平,每年加一卷诗就够了”。之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致力于戏剧和诗歌创作。
汤显祖有很多成就,以戏曲创作为最重要的。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即《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戏剧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许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瑰宝。《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一部关于戏剧表演的重要文献,在导演学习中发挥了开拓作用。他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诗有《玉茶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爱情故事
《牡丹亭》已经上演了400多年。汤显祖描述的爱情故事征服了无数观众,尤其是恋爱种子的年轻人。其中,最典型的是俞二娘(俞二姑)。用目前的流行语来说,她是一个“超级粉丝”,并不逊色于今天的偶像化。
[img]53877[/img]
明人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中记载了一份为昆曲研究者奉若至宝的史料:“娄江女子余二娘,秀慧能文字,不知所措。沉迷于《牡丹亭》的传说,苍蝇头细字,批注其侧。余二娘读完《牡丹亭》后,用蝇头小楷在剧本间做了很多批注,觉得自己不如意的命运和杜丽娘一样,整天郁郁寡欢,最后“断肠而死”。是《牡丹亭》的初版剧本在临终前从松开的纤手中滑落,而且“饱研丹砂,密圈旁注,常自写所见,出人意料”。唐显祖得知这个消息后,写下了《娄江女子哭二首》:“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害这首歌,只在娄江。为爱而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行业,天下有心人。”
唐显祖去世150年后,和他同为江西人的蒋士泉写了一部《临川梦》。据日本学者青木正儿《中国近代戏曲史》记载,这部以剧作家汤显祖为主角的传说分两卷,共20卷。特殊人物俞二娘在传说中多次出现。比如第四出《梦》,写俞二娘耽读《还魂记》,刘生和杜丽娘出现在幻影中。第十出《殉梦》,写于二娘读《还魂记》断肠而死(这大概来自张大复的记载)。
但在剧本的下卷中,故事情节的变化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比如第十五出《寄曲》,写于二娘死后20多年,她的乳母把于二娘批点的《还魂记》送给汤显祖。第十六出《访梦》,写余二娘的亡魂计划拜访唐显祖,以此来释尊。第十九出《说梦》,写汤显祖的长子死而归天,在天王面前遇到了淳于芬、卢生、俞二娘、霍小玉(除了俞二娘,都是汤显祖的剧中人)等人。最后一出,写道汤显祖睡在玉茶堂,睡神把余二娘的灵魂引入汤显祖的梦中,与之相遇。汤显祖感知其知己。春雨芙、卢生、霍小玉等人也来看。玉茶花神传天王法令,欢迎大家入睡华宫。
[img]53878[/img]
创办书院
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在万历十九年(1591)贬任徐闻典史。在古代,徐闻县的民俗很好,每个人都自杀了。为了推广中原文明的土著习俗,唐显祖与知县熊敏共同捐款,在徐闻县西门塘畔创办了一所“贵生书院”,教人知书知礼,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化其自杀习俗。并宣传“君子学道就是爱人”、人生哲理“天下之生都是珍贵的”。
唐显祖将学院的12间教室命名为审问、博学、慎思、辨别、认真、格物、知识、真诚、正直、修身、齐家、治国。他在《徐文离别贵生学院》一文中说:“天地谁贵,干坤只有这辈子,海波整天鼓,谁知道你的爱。”唐显祖在教学上平等对待弟子,因材施教,每天津津不厌。
通过汤显祖的教育和宣传,徐闻文风逐渐盛行,科举盛行。清朝的题词《王夫子宾兴》说:“自明义以来,还是先生来徐闻建书院,徐益知去上学。当时,他的教者辍魏科登赋仕,后来他先反映了自己的文风。万历十九年(1591)至明末徐闻连年旱灾,民食不果腹,但人人向学,仍有15名举人。明清时期,徐闻多次修缮贵生书院,并制定了《院规条》,并拨出学田96石作为会科经费,可见汤学已深入徐闻人心。汤显祖病逝的消息传到徐闻,徐闻县修建了“汤公祠”,以表达当地人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
唐显祖有哪些轶事典故,中国明代戏曲家和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