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古代最常用来称呼普通人的词。此外,还有许多关于人民的名字,如李敏。《礼记·大学》记载:“为了保护我的子孙李敏。”这里的李敏被解释为“众也”。让我们给你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与此类似,还有黎舒、黎首、黎元等。比如杜甫著名的《自京至奉贤县咏怀五百字》中有一首诗:“穷年忧黎元,感叹肠内热。”还有一种说法是,这里的“黎”意味着“黑”,这与古代人戴的头巾有关。在古代,人们把头发卷成一个发髻,用头巾包起来。当时规定人只能用黑色头巾,所以叫人民黎民。
[img]48250[/img]
黔首也被用来称呼普通人,这在战国时期更受欢迎。《吕氏春秋》、《战国策》、黔首这个词出现在《韩非子》等书中。“黔”是“黑”的意思。当时老百姓戴不上冠,黑发露在外面,叫“黔首”。还有一种说法是,人只能用黑色头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始皇26年“更名为黔首”。
[img]48251[/img]
古代社会水平森严,普通人只能穿麻织布,质粗价低。“布衣”也成了人们的代名。人又称白衣、白士、白丁,是指没有名气的人。比如刘禹锡的《坏室铭》说:“有说有笑,没有白丁。”
此外,人们也被称为普通人,普通人意味着很多。此外,“流氓”也是古代人的名字(主要是指失去土地的居民)。例如,《诗经·卫风》中有一篇《流氓》,写了一个消极的年轻人。草民、生民、平民、小人物、人民、丁口也有人民的意思。
古代人的名字是什么?史书中有哪些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