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幽州(今北京市区)、顺州(今北京市顺义区)、儒州(今北京延庆区)、檀州(今北京市密云区)、蓟州(今天津冀州区)、涿州(今河北涿州)、颍州(今河北省河间市)、宜州(今河北省任丘市北)、新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桂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武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蔚州(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应州(今山西省应县)、环州(今山西朔州市东)、朔州(今山西省朔州市区)、云州(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44915[/img]
国防价值
燕云十六州辖区东西约600公里,南北约200公里,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北部位于河北北部,华北大平原北端广阔平坦,包括雄伟陡峭的燕山;西部位于今天的山西北部,山区多,地形复杂。燕云十六州狭长地区的形势非常危险,在古代确实是一种军事危险。
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横卧在燕云地区北部。在古代生产力低、交通落后、军事技术欠发达的情况下,大山是人们面前不可战胜的天险。从地形上看,燕云十六州,燕山和北太行山就像两堵相连的城墙矗立在华北平原北部,两座山的交汇处更像是天铸城角,北方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优势,在这里受到严重阻碍。巍峨险峻的山脉似乎构筑了燕云地区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自然的第一道防线。
桑干河和巨马河在燕云地区中部和南部奔流,是战略防御中心的河流。“在中国古代,河流沼泽,尤其是河流,往往成为拒敌的防御屏障。事实上,在以刀枪弓箭为主要武器的冷兵器时代,使用河流设防是常用的御敌方法。“@ 河流还可以运输军事战略物质。以易水和白沟河为两翼的拒马河,形成了燕云地区南部的河流防御体系。横跨交错的河流显然构建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自然第二道防线。
[img]44916[/img]
燕云地区严格的防御系统不仅包括自然屏障,还包括人为防线,即长城和五关。长城建于秦朝,是中国古代一个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巨大的国防作用。同时,长城也是农业和游牧两种文明形式的边界,在保护先进的农业文明方面发挥着历史作用,使其在游牧民的无尽攻击中不会被摧毁。
特别是燕云地区的长城在阻止北方铁骑入侵中原王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地区的“五关”在战略防御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在幽平之间,以五关为胜利。这五个层次分别是金坡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和渝关。雄伟险要的长城和五关构成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坚不可摧的人工防线。
燕云十六州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在古代是军事天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