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王维之间有什么恩怨?为什么李白和王维不联系?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701-762年)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为了区别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即“小李杜”,杜甫和李白也被称为“大李杜”。
[img]41966[/img]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是兴圣皇帝(梁武昭王李尧)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他爽朗大方,喜欢喝酒写诗,喜欢交朋友。
王伟(701年至761年,699年至761年),字摩盘,名摩盘居士。河东浦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王伟出生于河东王氏,在开元19年(731年)排名第一。历官右捡遗迹,监督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唐玄宗天宝年间,王伟拜臣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占长安时,王伟被迫伪职。长安收复后,他被授予王子中允。唐肃宗乾元时任尚书右成,故世称“王右成”。
这两个人根本谈不上友谊,这已经成为一件奇怪的事情。毕竟,他们基本上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同年出生,几乎同年死亡。然而,他们没有任何联系。真奇怪。具体原因如下:
奇怪的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两位诗人似乎从未见过面。李白的诗从来没有提到过王伟,王伟的诗也找不到与李白有关的词。李白出生于701年,死于762年,王伟出生于701年,死于761年,两人几乎同年出生,同年死亡。
李白奉诏到长安为翰林服务。此时,王伟也是长安的官员。两人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双方不可能不认识对方,但没有人拜访过任何人。然而,随着当时唐代诗歌的繁荣,诗歌俱乐部和诗歌俱乐部在长安遍地开花。作为诗人,他们不能参加,但他们在这里没有见面。
李白擅长唱歌,王伟对音乐的造诣并不浅,两人不能参加音乐派对。即使两个人真的不参加这些,两个人也是社会的名人,同一个朝代的官员,不可能没有机会见面,唐朝的宫廷,贵族宴会更多,每次都不是诗人的形象,两个人不可能不参加。但为什么这两个人只是没有交朋友呢?
[img]41967[/img]
两个人甚至有同样的朋友杜甫。而且和杜甫的关系还是挺好的。只是老杜比较出名,肯定不止老杜一个人。中唐时期,白居易和元祯同名,也是知心朋友。那么,王伟和李白怎么能在盛唐文学的两个高峰期无关呢?
自我感觉,还是“自古文人相轻”这句话,两个人就是那么别扭,就是谁也不理谁。当时,王维在京中任右捡遗,并监督御史,李白说到底只是侍奉翰林,靠自己的文笔吃饭的御用文人。王维可能会认为李白就是这样。好诗有什么用?不是靠博皇帝的微笑吃饭。虽然李白的心不是这样,但事实就是这样。李白以其傲慢的历史而闻名。你看不起我,我没有理由看不起你。谁不能当官,我只是“安能毁眉折腰事权贵”,但至于自己是不是“蓬蒿人”,先放在一边。
更重要的是,诗人是自负的。王伟觉得自己的诗比李白好,但李白的名声很响。李白怎么看王伟就是不喜欢,但王伟的名声并不比自己差。也许王伟不喜欢李白无拘无束的风格,认为这对诗歌风格有害;李白也不喜欢王伟的田园情调,更不喜欢把佛引入诗歌。
王伟拿了李白的诗,可能会有微辞,然后会指出诗中的各种不当行为,也说明他的水平比李白高;李白拿了王伟的诗,估计根本不问,拿了就丢了,嘴里还有“怎么不屑”的话。两人甚至为诗歌开始了冷战。众所周知,后人把他们俩放在同一个高度。杜甫就不一样了。当时的杜甫只是一个谦虚有礼的年轻人,一个来长安闯入世界的“北飘”。两位大诗人当然关心年轻人的未来。
[img]41968[/img]
想想老杜就够难了。和李白在一起的时候,你不能提到摩盘的新作品,也不能在王伟那里谈论太白的诗歌。杜甫很难耐心地权衡和小心地处理这两个人。
@ 就这样,两个人一起去诗舍,却根本不给对方写诗,一起去乐坊,李白唱李白,王维弹王维。即使是社交场景,估计也是一句“见过李大人”和“王大人安好”的话。也许两个人都知道对方的才能,但他们只是不知道。他们暗暗佩服,表面上却不服。两个人总是那么累,除非对方低头认输,但绝对不可能。诗界的仙人和活佛最终没有拉起手。
不知道两个人临死的时候是不是后悔这辈子没有交到对方的朋友。他们都是著名的白日梦作家,但这辈子根本没说过几句话。是不是成了两个人心中的一大遗憾?
李白和王维同在长安当官,但为什么他们就是不交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