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二年(759年),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以下完全赦免。经过长时间的流离失所,李白终于获得了自由。随后,他沿着长江疾驰而下,而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最能体现他当时的心情。到了江夏,因为老友良宰在当地做太守,李白就逗留了一会儿。乾元二年,李白应朋友的邀请,再次与被贬的贾至在洞庭上划船赏月,发思古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了宣城、金陵老游之地。差不多两年了,他在两地之间来来往往,依然依人为生。
上元二年(761年),60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尴尬,不得不投奔当涂县长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762年),李白病重,在病床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予了《临终歌》,终年62岁。
关于李白的死,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一般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一种是醉死,另一种是病死,第三种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旧唐书》,说李白“喝多了,醉死在宣城”。;第二种死法也见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研究。
[img]136398[/img]
据说李光碧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自告奋勇杀敌。他希望在暮年,他能尽最大努力挽救国家危机,因病中途返回。第二年,他死于当涂县令和唐代最著名的篆书家李阳冰。
[img]136399[/img]
第三条死亡法则在民间传说中更为常见,充满浪漫色彩。据说李白在当涂的河上喝酒,因醉醺醺地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水,这与诗人的性格非常一致。然而,无论哪种死亡方式,它都与参与永王李琏谋的反作乱直接相关。
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后不久,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不争的事实。
诗仙李白的晚年生活是怎样的?李白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