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国演义》历史的人都知道,曹操一生的成就最终被司马懿偷走了,但当时的司马懿年纪大了,身体虚弱,无法篡权夺位。然而,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并没有像曹操的儿子曹丕那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皇帝。所以今天,让我们来探索一下,为什么司马昭的心是众所周知的,但他的儿子司马炎篡位为皇帝?
嘉平元年正月(即公元前249年),司马懿趁将军曹爽外出,发动了高平陵的变化,开始了司马篡权夺位的道路。然而,司马懿在这个时候已经70多岁了。可以说,他无法改变王朝,所以他不得不把这个目标放在儿子司马师身上。不幸的是,高平陵的变化才过去三年,司马懿于251年去世。
[img]34851[/img]
最初,根据曹丕之前的皇帝称号经验,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应该被称为皇帝,但司马懿没有像曹操那样封王,所以他让儿子成为皇帝。更值得一提的是,司马懿去世才三年。为了恢复自己的权利,魏帝曹芳想秘密谋划除司马师。不幸的是,事情被揭露了。司马师最终选择废除曹芳,然后建立高贵的乡公曹尚为皇帝。
可以合理地说,司马师成立高贵乡公曹尚为皇帝后,可以随时篡权夺位。然而,事故总是突然发生。镇东将军吴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与司马师作战。就这样,司马师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生病去世,司马家族成为皇帝的重要任务落在了他的弟弟司马昭身上。事实上,司马昭有机会成为皇帝,但他遇到了被司马师支持的皇帝曹尚。
[img]34852[/img]
曹魏皇帝曹有勇气亲自开车攻击司马昭,但他被骑到皇帝那里。结果,他的弟弟王子去世时被杀了。这打破了司马昭的布局。这是一个皇帝的杀戮。此时,许多曹魏老臣还活着。无奈之下,司马不得不让刚到位的皇帝像曹操一样给自己加上九锡和晋王的封印,把自己称帝的重任留给儿子司马炎。
因此,@ 唐代作家于世南这样评价司马昭:“克宁的灾难,南定淮海,西平庸蜀,战不逾时,以抽功为重。而高贵的位置,聪明的夙志,朝野的欣欣,方的文武,不能忠于叶赞,起草伊周,然后伪杀彦士,犯罪成济,造反,最终享有恶名。斯言之玷,不可为。”
由于司马昭之心众所周知,为什么是儿子司马炎篡位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