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以前,南宋以来的酒都是发酵酒,最多不超过20度;大部分是十度以下的米酒,发酵后过滤;因此,有“李白斗(十升)酒诗百篇”、“绿蚁新糟酒”等诗句。武松过景阳冈喝的十八碗酒,二十度以下甚至十度左右。
[img]34383[/img]
分蘖酿造的葡萄酒被称为“李”,是一种酒精含量很低的甜葡萄酒。古人说“恶棍之间的友谊像李子一样甜蜜”,而曲子酿造的葡萄酒是真正的葡萄酒。酒精含量较重,酒精含量约为10%至18%。葡萄酒的味道和生产工艺各不相同。但李和当时的葡萄酒都是黄酒。
曲酿酒只能获得10%到18%的酒精。古人曾经想用酒代替水酿酒,以获得更高的浓度。然而,酒精是酵母糖代谢的产物,对酵母发酵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酒精成分达到10%左右时,酵母停止繁殖,发酵过程放缓。即使是具有较强耐酒精性的酵母,其耐酒精性也不会超过18%。即使用葡萄酒代替水进行二次发酵,也不会得到度数较高的葡萄酒。
元朝出现了蒸馏酒,也就是烧酒。再次蒸馏酒曲发酵酿造的酒,得到酒精含量较高的酒,酒精含量约为50%,类似于现在的酒。想感受一下,去北方小镇(最好是山西的)体验一下古酒的味道。小作坊两毛烧的做法和古法差不多,但现在可能不止“两毛”便宜了。
[img]34384[/img]
据说烧酒是元朝才有的,是根据李时珍的记录,但在白居易等人的诗中已经有了“烧酒”这个词,对山西汾酒历史的研究似乎表明,早在元朝以前的南北朝就有烧酒。因此,武松三碗可能是早期的烧酒吧,否则十度以上的酒不会有那么大的力量。
用分蘖酿造的酒度很低,味道也很甜,宋应星说:“后人嫌醴味薄,然后失传”;用曲酿造的葡萄酒度数约为十度。由于葡萄酒曲的制作工艺不同,味道也不同。葡萄酒曲中通常添加草药。如果味道不够,味道会更辣,这与现在的绍兴黄酒相似;蒸馏后的烧酒度数很高,约为50%,更辣。
古酒的度数和现代酒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