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想喝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伴随着军帐中士兵们铿锵的歌唱,一个盛着酒的夜光酒杯开启了它对前世和今生的回忆。
它曾经是一个漫长而遥远的故事,伴随着酒。在古代,当时的葡萄酒还不是液体,而是一种未经过滤的葡萄酒。与其说是喝酒,不如说当时的人都在吃酒。@ 当时人们用普通的食具盛酒。在新石器时代,也就是6000年前的大汶口时期,人们逐渐学会了如何去除葡萄酒中的渣滓,葡萄酒逐渐发展成稍微浑浊的液体,用于盛酒的器具也从碗和碗发展成了杯子。
现在已经证实,人造史前酒杯分为陶器和漆器,不同地区的酒杯形状也不同。例如,山东出土的酒杯以蛋壳黑陶高柄杯和带盖高柄杯为代表。中原地区以单柄杯和高领瓶为代表。
[img]78567[/img]
(图)蛋壳黑陶高柄杯
这些产于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都有陶瓷杯。然而,在酒杯的记忆中,最难忘的应该是青铜酒杯。青铜器起源于大约500年前。中国考古队发现青铜器是长江中下游龙山时代的遗址。
[img]78568[/img]
[img]78569[/img]
(图)青铜酒杯
然而,青铜器的鼎盛石器是众所周知的商朝。青铜酒杯是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爵。爵杯多为圆腹和个别方腹。一侧口前部有倒酒槽,后部有尖尾。流口之间有柱子,腹部一侧有把手,下面有三个锥形脚。
爵杯胎体在夏代轻薄,但制作粗糙。流长尾短,大部分流口没有柱子,平底,一般没有铭文和图案。商朝初期,短柱开始出现在流口之间,下腹中空,有的甚至设计了镂空的圆孔,方便温酒时的通风。从商朝末期到西周早期,爵杯的杯身变得厚重,做工也越来越精致。爵身也从无图案,简单的连珠图案演变成饕餮、蕉叶、云雷等精致的图案。西周初,还出现了带盖子的爵杯。杯盖设计成兽首,做工非常精致。
然而,我想在这里澄清一下青铜杯。在他们的时代,青铜杯像黄金一样耀眼,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绿色。绿色是青铜器氧化生锈的结果。如果有那种杯子,即使时代变了,也是瓷杯。
瓷器是从陶器演变而来的。早期的青釉瓷出现在东汉,青瓷杯出现在瓷器时代的早期。隋唐时期,瓷器发展成为青瓷和百瓷系统,产生了一些雕刻和印刷。透明雕刻、贴纸等酒杯。
时代变迁到盛唐后,人们不再把酒杯局限于现有的材料,而是根据酒的发展和品味来选择制作杯子的材料。
[img]78570[/img]
[img]78571[/img]
(图)青瓷杯
那个盛着葡萄酒的杯子收起了记忆,看着杯子里的葡萄酒,不仅想到了工欲善其事,还想到了先利其器的道理。
我忍不住把我的想法涉及到唐代后期的葡萄酒文化中。不同品种的葡萄酒和适当的杯子可以使葡萄酒的外观和味道发挥到极致。说到白酒,喝白酒应该使用犀牛杯,犀牛杯增加葡萄酒的香味,所以它可以使白酒的味道非常醇厚。喝汾酒用玉杯,诗歌云:“玉碗装琥珀光”汾酒醇厚,然后用玉灯增加颜色,不漂亮吗?
高粱酒是一种古酒,起源于夏禹时期,所以喝这种酒必须用青铜爵,不仅吊着,而且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米酒味道很美,但不如醇厚,味道冷漠,可以用大斗喝。一大口充满了香味,但突出了豪华饮酒的精神。百草酒,应装在藤杯里。收集百草香气和古藤雕刻杯,使葡萄酒的香气和藤杯相辅相成。
梨花酒应该装在翡翠杯里。有诗云:“青旗卖酒衬梨花”本来是描写杭州酒家卖梨花酒的招牌,但也吸引了翡翠杯衬梨花酒更加美丽的感觉。玉露酒,琉璃杯。因为玉露酒中有气泡,所以它在玻璃杯中晶莹剔透,味道鲜美。
[img]78572[/img]
[img]78573[/img]
自古以来,随着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快速发展,酒杯不仅有味道,而且增添了魅力,使饮酒成为一种生活,一种享受。
葡萄酒夜光杯 古人喝酒用的夜光杯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