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南蛮军队在刘禅选择投降的时候不来救援?

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以下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收服南中,赢得南中民心的详细介绍。为什么蜀汉灭亡,南中没有来救援?我们来看看!

在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平定南中,收服孟获是历史上的故事。然而,蜀汉灭亡时,刘禅面对邓艾的魏军,却陷入了绝望的境地。那么,当刘禅选择投降时,诸葛亮为什么不来救援南中的蛮族军队呢?

[img]31703[/img]

一、诸葛亮收服孟获和善后措施。

夷陵战役结束后,蜀军主力因战役失败而遭受重大损失。这样,刘备政权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就减弱了,各种叛乱也随之而来。中间还有东吴的帮助。他们向叛乱领导人封官晋爵,并承诺各种好处。因此,刘备不得不亲自守卫永安,而李燕和诸葛亮则四处扑灭叛乱,维护蜀汉政权的稳定。

在这些叛乱中,南方的叛乱是最严重的。诸葛亮也非常重视这一点。为了确保叛乱的成功,他专门训练了新军队,并做了一年的准备。出发时,他的下属马苏建议他采取进攻战术,战斗第一,战斗第二。诸葛亮非常欣赏马苏的建议,并高兴地采纳了它。

在平叛过程中,诸葛亮特别重视收服当地蛮族首领孟获。这就是孟获很有才华,赢得了当地人民的信任。如果你收服了孟获,你可以确保当地的安全。于是诸葛亮和孟获交手,把他七擒七纵,彻底说服了孟获。孟获亲自对诸葛亮说:“公,天威,南方人不再逆转。”到目前为止,诸葛亮宣布南中平叛成功。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利用”的方式。不派外人统治当地,从而收集了当地人民的心。然而,这种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利的是,当诸葛亮还活着的时候,当地人不会反抗诸葛亮的威望。缺点是蜀汉政权对当地的控制较差,容易发生事故。

[img]31704[/img]

无论如何,在诸葛亮时代,南中对蜀汉政权非常忠诚。历史书说,南中地区向蜀汉运送了大量战略物资,使蜀汉“国富”。与此同时,南中招募的强壮青年形成了著名的“无当飞军”。在北伐战争中,著名将领王平指挥官多次取得巨大成就。

孟获为什么不救刘禅呢?

那么,当邓艾偷渡阴平,在绵竹击败诸葛瞻率领的蜀军中央直属军队时,为什么不看到孟获前来增援呢?也就是说,蜀汉与诸葛亮时期的蜀汉完全不同。

首先,孟获当时早就看不到史书记载了。当时诸葛亮已经去世30年了。即使孟获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也是一个老人。如果他想带领军队去救刘禅,他将无能为力。此外,我们还没有看到史书记载刘禅和孟获之间有联系。孟获相信诸葛亮,而不是刘禅。刘禅对孟获没有恩德。孟获为什么要来救他?

@ 南中也无法拯救刘禅。当我们看三国的历史时,我们会发现吴蜀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由于战争的消耗,占领面积狭窄,经济落后,吴蜀的实力远低于魏国。特别是在人口方面,由于曹魏对以往占领的地区采取了人口迁移政策,吴蜀占领了无人区。为了解决人口问题,两国都关注少数民族地区。

吴采取武力征服和逮捕少数民族人口的方式。这种情况是在《三国志诸葛恪传》中描述的。蜀国应该采取温和的方式,那就是招募少数民族人员。诸葛亮在组成“无当飞军”时,将军队及其家属1万多户迁入蜀中。这样既补充了人口,又减少了南中叛乱的隐患,一举两得。

然而,这也削弱了蜀中的实力。当刘禅直辖的中央军队被诸葛瞻带到绵竹,遭到邓艾的毁灭性打击时,南中原本虚弱的军队根本无法期待。与其期待南方的增援,不如等待姜伟蜀军的主力支援。

[img]31705[/img]

第三个原因是南中不是蜀汉的净土。让我们看看《三国志》中的记载。南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的。诸葛亮平叛后,他安定下来。在《李康传》中,记载了诸葛亮回到老师后南中复叛的情况。正是在李康的攻击下,南中再次平静下来。

在《张毅传》中,它更加明显。诸葛亮叛回师后,南中的太守被重叛的夷人杀死。张毅担任太守后,平息了当地的叛乱。后来,张毅致力于当地建设,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张毅在跟随姜伟的北伐时死亡。南中的人听说后非常难过。

从这些历史记载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南中不是净土。一个向心力不强的蜀汉地区,怎么会有自愿支援刘禅的军队?

刘禅的选择。

我们也可以从刘禅的选择中证实上述分析。当时,当刘禅和他的大臣们讨论时,他们提出了几个计划,一个是去苏州,一个是逃到南中部,另一个是投降。坚持投降观点的乔周驳斥了苏州和南中逃亡,最终说服了刘禅,并建议他投降。

事实上,刘禅并不想投降。他仍然想在最后一刻逃离南中。他认为,如果南中有障碍,蜀汉政权也可以生存下来。桥周所说的逃不掉南中的理由,是刘禅思想的关键。桥周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服刘禅。

一是人心变了,现在逃到南中,恐怕人会在路上逃跑。刘禅根本到不了南中,反而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二是蜀汉对南中地区控制力差,平时不要求他们贡献,南中地区也出现反叛现象。如今势疲力竭地去南中,南中肯定会反叛。第三,即使刘禅在南中被接受,刘禅也住在南中,要求当地供奉自己,当地负担不起,还是要反叛。第四,刘禅可以去南中,魏军也可以去南中。在魏军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刘禅很难在南中生存。

在乔周的劝说下,刘禅终于放弃了逃往南中的计划,向魏军投降。在乔周劝说刘禅的原因中,最让刘禅感动的是南中必然会造反。由此可见,南中在蜀汉政权中的真实情况根本不可能派兵去救刘禅。

结语:

当邓艾偷渡阴平,击中成都时,刘禅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当时,南中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来救刘禅,但刘禅考虑了如何去南中。然而,在乔周的劝说下,刘禅放弃了这个想法,向邓艾投降。

这是孟获,他在诸葛亮南征时投降,即使他没有死,他也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他不可能带领军队去帮忙。此外,南中青壮年在诸葛亮时代基本被迁移,形成了蜀军的主力军。其余的部落,也经常发生叛乱。在这种情况下,南中既没有领导人,也没有军队来救刘禅。即使刘禅到了南中,也很难保证刘禅的安全。这也是刘禅最终投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南蛮军队在刘禅选择投降的时候不来救援?为什么南蛮军队在刘禅选择投降时不来救援?

,,,,,

  • 刘禅是什么样的人?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如何?
  •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如何?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关系的和谐与美好得到了历代有识之士的高度赞扬,被认为是封建社会最理想、最完美...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为什么刘备看不起优待自己的刘巴?刘备怎么想?
  • 根据常识,由于刘巴选择离开自己,阻止刘备进入四川,刘备自然应该感激和报复,杀死刘巴。但刘备没有。刘备进入四川后,为了...

  • 刘备为什么一辈子逃跑:刘备接受衣带诏书后为什么潜逃?
  • 为了除掉曹操,汉献帝被曹操绑架,秘密发布了衣带诏书,号召朝廷忠义之士起兵反对曹操。刘备接受衣带诏书后为什么潜逃?为了...

  • 解密:魏明帝曹睿皇后郭氏是政治花瓶吗?
  • 公元239年,曹魏政权进入另一个政治周期,直到嘉平元年(249年)结束。在权力的游戏和重组中,一个女人也承受着难以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