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古战场: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当时袁绍率兵南下20万,曹操率兵4万。当年春天,曹操利用袁绍傲慢轻敌,内部不和,两次袭击袁绍,焚烧粮食行李,切断粮食道路,导致袁绍军的心动摇,崩溃,曹攻击,消灭袁军的主力,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著称的战例之一。战场也成了著名的官渡古战场。
官渡古战场位于郑州中牟县东北2.5公里的官渡桥村,因靠近官渡水而得名。村里原有关帝庙,存清乾隆年间石碑,碑文云“官渡是关帝拒袁斩将处”。据《中牟县志》记载,这里的旧城叫“官渡城”,还有台名“官渡台”或“曹公台”,是东汉曹操和袁绍的拒绝。附近有“水溃村”。霍庄距官渡20公里有“袁绍岗”,传说是袁绍屯兵处。
中牟县位于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连商都郑州、东连宋都开封,旅游资源和地表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1700多年前,中牟县位于中原腹地,历史上著名的曹袁“官渡之战”发生在这里。除官渡桥、曹公垒、汉井外,新规划的官渡古战场旅游区除了拒袁斩将碑等遗址外,还有一座占地50亩的古战场艺术宫,是“三国旅游线”上重要的人文景观。
曹袁“官渡之战”
1700多年前,历史上著名的曹元“官渡之战”发生在这里。还有官渡桥、曹公垒、汉井、曹操、草场、拒袁斩将碑、关帝庙等遗址。官渡古战场旅游区位于中牟县东北三公里处,郑汴公路北侧。
官渡古战场旅游区艺术宫采用古军帐形式,共设大、中、小军帐10个。宫内艺术制作以立体造型为主,配以雕塑、壁画,采用电脑摇控、声、光、电、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表达形象。通过38个故事场景,再现了“官渡之战”的全貌,突出了“奇、特、险、新”。宫殿两侧设有跑马场和射箭场,宫殿前的建城楼式远门,门两侧为古军营串灯和十八般武器造型。南门由刀、矛、戟、斧、盾等兵器组成。
渡古战场旅游区开业后,引起了国内外旅游、军事、商业等各行各业的强烈反响和密切关注。中外游客来到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动。旅游区是三国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娱乐、兴趣、知识、参与为一体的文化景观。
以弱胜强史册传,官渡之战今天再现了曹袁的激战,不临遗址终为遗憾 官渡古战场位于县北3公里外。公元200年,著名的“官渡之战”发生在这里。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统一北方,雄定中原。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丰富多彩地描述了战争的始终,成功塑造了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曹操作家的形象。这场战斗不仅具有很高的军事研究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价值。今天,有些人说这是一门人才学习,是企业家的王。古战场上仍有汉井、拴马槐、曹公台、关帝庙、拒袁斩将碑等遗址遗迹,均可供游客凭吊,感叹古幽思。模拟艺术宫采用古代军事账户形式,优先采用三维造型,雕塑、壁画、计算机遥控、综合利用声、光、电、机械等现代技术手段,通过38个故事场景再现“官渡战争”全貌,突出“奇怪、特殊、危险、新”的特点,仿佛历史车轮逆转,带你到古代战争岁月,立时号角阵阵,战旗列列,刀光剑影,万马奔腾,战场战争,悲剧悲剧...俗话说“以弱胜强史,官渡之战今天再现。尽管曹袁屡战争,但不临遗址终为遗憾”。虽然曹袁屡战争,但遗憾的是他没有离开遗址。古战场于93年5月1日开业,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党和国家领导人,如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吴邦国,都来这里参观。
官渡之战遗址今天在哪里:揭示官渡之战古战场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