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甲午将领李和:曾率国产[平远]舰重创日旗舰

在无数炮弹的轰击下,“平远”舷侧出现了一个大洞,船上冒出了烟雾和火焰。尽管如此,李和还是冷静地战斗,指挥“平远”官兵反复测试船头260毫米的主炮,然后发射一枚钢弹,直接击中“松岛”。

2014年之前,李默很少向别人提及曾祖-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平远”舰管带李和。“有一次和人聊天,不小心说自己是甲午的后裔。另一方的第一反应是问‘(祖先)战死了吗? 答‘不’。对方不这么认为,‘哦,别说了……”到目前为止,李默有点无助——直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甲午真相”浮出水面,他才能松一口气:“我们终于知道我们的祖先不是懦夫,而是真正的枪和日本英雄! ”

“替补”和“平远”舰重创日旗舰

李和1853年出生于广东省三水县。北洋将领少年时代的历史记载很少。

光荣任务管带第一艘国产军舰

1867年,李和被福建马尾船政学校录取,成为学校的第一名学生。在船政学校学习期间,他遇到了一群在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生:邓世昌、严复、詹天佑。

1871年,毕业后,李和先去“建威”练船实习,不久后被调到“扬威”舰。1889年,他被提升为北洋水师前营都司,并被任命管理“镇南”炮舰。

今年1888年1月29日,中国制造的第一艘也是亚洲第一艘钢甲军舰“龙威”下水。这一天,清政府船政大臣朝服冠带,亲自为新军舰举行了命名仪式。

根据最初的计划,“龙威”被纳入北洋水手,但中途曲折,几次故障,不得不紧急修复。经过几次辗转反侧,1890年春天,更名为“平原”的军舰终于进入了北洋水手。不久,李和被任命为国内军舰的管带。

被低估的航速不快,被定位为防御舰

关于中日黄海海战,有很多关于各舰战况的记载,但大部分都是围绕主力舰演绎的。关于“平远”舰参战史实的记载相当有限。然而,纵观浩瀚的历史资料,不难发现“虽然这艘船多次遭到巨弹袭击,但没有受到重大伤害”,“与购买‘超级勇敢’相比、‘扬威’、“济远”,似乎有过之”等评论。近年来,随着史料的深入探索,李和与“平远”的故事也逐渐清晰起来。

换句话说,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强防御能力,“平原”舰增加了装甲量,配置的火炮也超重,影响了速度。因此,它在北洋舰队中并不受欢迎。在作战序列中,它被定位为“防御炮舰”——包括李和在内的“平原”士兵不愿意。

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 9月16日,北洋舰队护送增援平壤作战的军队登陆鸭绿江大东沟。然后“定远”、“镇远”等10艘主力舰在口外12海里下锚,但留下“平远”和“广丙”在大东沟口担任警戒任务。 9月17日中午,北洋主力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相遇,战斗开始。北洋旗舰“定远”向留守舰艇发出参战信号,作为“平远”管带的李和立即下令开足马力,奔赴战场。

甲午将领李和:曾率国产[平远]舰重创日旗舰

辉煌战绩重创敌方旗舰“松岛”

指挥“平原”到达大东沟海战现场的李和与“广丙”合作攻击日本旗舰“松岛”。然而,由于“松岛”火力过猛,“广丙”被迫撤退。在李和的指挥下,防护能力强的“平原”在弹雨中冲向“松岛”。

在无数炮弹的轰击下,“平远”舷侧出现了一个大洞,从船上冒出烟雾和火焰。即便如此,李和还是冷静应战,指挥“平远”官兵反复测试船头260mm主炮,然后发射钢弹,直接击中“松岛”——炮弹从“松岛”左舷中下甲板的医疗室斜穿,击穿1英寸厚的钢墙,穿过中央鱼雷发射室,击中320mm主炮塔下的器官,造成爆炸,立即粉碎炮罩,无法旋转。下午3点10分,在李和的指挥下,“平原”舰用小速射炮击中“松岛”中央鱼雷发射室和桅杆。许多日本鱼雷士兵受重伤,鱼雷管发射电路中断。据战后统计,在整个黄海海战中,日本旗舰“松岛”共中弹13发,35人被杀——在这些记录中,“平远”作为“替补”占了很大比例。

攻击“松岛”后,李和下令转动炮口攻击“严岛”,并杀死4人。然而,在日本舰艇的猛烈攻击下,“平远”前的主炮被击中,无法操作,火灾被点燃。他被迫退出战斗,驶向大鹿岛附近的浅水区灭火自救。

屈辱战果“平远”被俘,李和被革命

在大鹿岛附近,“平远”遇到了在这里抢修的敌舰“西京丸”。因此,尽管受了重伤,李和还是迅速指挥“平远”和“广丙”向“西京丸”发射。“西京丸”立即反击。就这样,“平远”、“广丙”和随后到来的鱼雷舰“福龙”、“左一”在海上又掀起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西京丸”侥幸逃脱。

说到战前没有列入一线阵容,受到李鸿章极大歧视的“平远”舰,虽然进入战场较晚,参战时间较短,但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方面,它体现了“平原”舰自身武备和防护的先进性。同时,以管带李和为首的全舰士兵的勇敢精神也是其取得如此成就的重要因素。对此,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陈明福认为,正是李和率领的“平原”舰在黄海战争中,在关键时刻对日本“松岛”舰进行了致命打击,使北洋舰队在这场战争中避免了全军覆没。

1895年,日军水陆袭击威海湾北洋舰队,李和指挥“平原”参加威海卫生保卫战。令人遗憾的是,北洋舰队最终被日军俘虏,包括“平原”在内的几艘船被日本舰队羞辱。同年4月28日,李和等北洋水手幸存下来的士兵因战败被清政府革职。

战后仕途一直在海军工作

然而,李和的海军生涯并没有结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才真正认识到海军的重要性。 1897年1月,包括李和在内的大量北洋老将重新开始使用。李和首先担任“通济”军舰的管带。不久,他被派往英国担任船舶监督员。1910年12月,海军被授予——是清廷首次授予称号的将军之一。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更加重视“振兴海军”。相比之下,既有资质又有威望的李和赢得了他们的青睐:海军部在南京开设了海军军官学校,李和被任命为代理校长。后来,他还担任北洋政府海军次长。

李和于1930年8月26日在北京家中病逝。


甲午将领李和:曾率国产[平远]舰重创日旗舰甲午将领李和:曾率国产[平远]舰重创日旗舰

,,

  • 甲午海战背后的故事:日本崛起只用了三年半
  • 历史的发展会比人们意识到的要快。当人们还在研究中国崛起的“大国崛起”时,中国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崛起的过程。现在对中国来说...

  • 如果南洋水师支持甲午海战,结局会怎样?
  • 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那么,如果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都参加战争,他们能赢吗?确切地说,你赢不了。南洋水师和福...

  • 德国为什么敢在甲午海战前断言【日本必胜】?
  • 中国晚清大员李鸿章于1896年访问德国,主动向俾斯麦寻求建议。在铁血宰相面前,李鸿章主动套近乎,自比“东方俾斯麦”。俾斯麦...

  • 甲午海战[超勇]号遗骸被发现 未来有可能打捞
  • 辽宁丹东大鹿岛晴朗无云,月湾海滩游客密集。在黄海大东沟前,碧波一望无际,海鸥静静地飞翔。游客可能不会想到,120年前,北...

  • 揭露甲午海战清军装备:炮内沙子不腐败
  • 经典电影《甲午风云》于1962年拍摄。在电影中,邓世昌命令致远船上的水手拔下弹头,沙子从炮弹中倒出。看到这个情节,每个中...

  • 甲午战败后,屈辱的清政府是如何为自己找到面子的?
  •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遭遇了两次公关危机。 第一次是在战争开始时,日本军舰沉没了英国商船“高升”号,运送清军,导致近1000名中国...